精选文摘《食堂里的画家》内容如下:
几年前,一幅用油性笔画的30米长卷,既没有主题,也不是名家之作,却有人要花20万元买下它,竟还被拒绝。
拒绝的人,是中央美术学院食堂的一个服务员,也是这幅画的作者。
关于这位食堂里的画家,很多人说她是天才。她15岁辍学后开始打工,30岁才拿起画笔,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竟然画出了令人惊叹的画。
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她可以将其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画画;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她,却学着看书、读诗、逛展览,只是因为被艺术吸引。
她勇敢地面对他人的嘲笑、社会的压力,仰着头一脸倔强地说:“我的梦想是画好每一幅画。”
一、
她叫汪化(本名季红燕),是一名画家。1981年,她出生在福建省浦城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
因为贫穷,家里连她每年的学费都很难凑齐,而她也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15岁时就辍学了。
为了多赚点钱改善家里的条件,她决定外出打工。
她起先在福州落脚,第一份工作是做保姆,但因为完全不知道怎么带小孩儿,很快被雇主解聘。于是她又找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因为算不清楚账,老板将她辞退。后来,她又去餐馆当服务员,这个工作只要会点菜、迎宾就可以了,但她做事不麻利,还会打碎盘子,所以干了不久又被开除了。
就这样,汪化先后辗转于福州、广州、深圳等地,浑浑噩噩到了28岁,还一事无成。
“我像在烂泥中游来游去,找不到生命的出口。”汪化说。
十多年来,她像一个漂泊者,边打工边流浪,一直在寻找自己可以做的事,但一直没有找到。她本想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但没嫁出去,于是又漂到了上海。
有一天,她在街头的一个地摊上,看到一本名为《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的书。书中细腻生动的照片吸引着她,她把这本书买了回去。
有一天,她心血来潮,对着书中一个漂亮的女孩画了起来,结果她发现,自己画得比照片本身还要美。可是她从未学过画画啊。更重要的是,那种自由落笔的酣畅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原来画画可以让人这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于是,她一边晃荡,一边在小本子上画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二、
画画像汪化找到的一根救命稻草,一旦抓住,运气就来了。
她那在内心积累多年的巨大能量,似乎被一下子唤醒,反映在那朴实的线条上,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柔情似水。
她可以把世间万物都看成一条线。她握着笔随意地游走,脑子里却思考着自己。
不过,虽然汪化在绘画里找到了自己,但她还不确定是不是真能走这条路。她什么都不懂,只是埋着头将所有的理想都画在纸上。
于是,在2012年,汪化借了3000元,来到北京。
到北京没几天,她就去参观中央美术学院。从图书馆旁边的书店出来,她就下定决心,就算打扫卫生也要留在这里。
她打听到食堂或许有事情可做,就去跟食堂的经理说:“我不要工资,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就可以了,因为我想有自己画画的时间。”
许是她有当服务员的经历,经理答应让她留下来。虽然上班时间是早上6点到下午2点,但她只用工作3个小时,一个月还有1000元的收入。
她在学校附近租下一间简陋的地下室。要到达这间地下室,得经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还有很多租客的房间,她要走一段路才行。
虽然环境差,但一个月房租只要200元。她“躲”在这个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倾听着上面嘈杂的声音,感觉也很美好。
每天晚上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可以尽情地作画。她喜欢画长卷,“小的画还没进入状态就完成了”。
画画时,她和她的画似乎融为一体。她从不构思,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到哪儿是哪儿,“就好像生命的活力在那儿一样”。那种感觉,就像夜晚不再只有黑暗,还有星河静静围绕在身边。
而当黎明来临,她又穿上食堂的制服,提着热水壶,钻出地下室,穿过昏暗的甬道,来到地面,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准备食材、擦桌子、拖地……汪化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她和同事的努力,大家可以在一个很干净的环境中吃饭。
忙完手头的工作,她有时会到下了课的空教室画画,身旁常有学生驻足,他们惊叹她画得真好。这让她很满足。
有一次,她正在黑板上忘我地画画,一位教室管理员突然闯进来,问:“你在这儿干吗呢?你是谁?”
汪化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是食堂的服务员。”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684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