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谈“忙”》内容如下:
《儒林外史》里有一位蘧太守,生性恬静、不慕荣华。他在南昌为官期间,追求讼简刑清、无为而治,因此衙门里只有三种声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续任的王太守,却是个能吏,把这三种声息,变成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里衙外,一片繁忙。
中国传统文化里,提倡为官之道,端在清闲。“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不知道多少人追求“垂拱而天下治”。所以书里对蘧太守大加褒奖,而把继任的王太守写成了一个丑角。
古代社会,小农经济,本来没多少纠纷,官员需要主张评判的事情少,因此可以“闲”,但是现代就不同了。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改革攻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啃骨头,都要求各级干部去解决、去处理。如果还像古人那样,一味追求懒散闲适,甚至“两耳不闻百姓事”,淡漠民生经济,就有尸位素餐之嫌了。
事实上,这样的干部现在还是有的。“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哪怕是群众急难愁盼,他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碰到改革难题,更是抱着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或者装不知道,或者浑然不理,不是“等等看”,就是“绕着走”,哪怕把“疥癣之疾”生生地酿成“心腹之患”!
然而,河清海晏是等不来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如果不是因为愚公的执着,也不会感动上天,“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所以身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朝气、有锐气、有干事创业的豪情,抖擞精神一番振作,才对得起组织的重托,对得起人民的信任。
既然要有一番振作,肯定就得忙,甚至要加班赶工作。一个方案马上就报批,你要做最后的完善;一个协议马上就签署,你要做最后的审核;一个活动马上就开幕,你要做最后的流程要素准备……
但是忙也要有忙的章法,忙也要忙出效率。如果一丁点儿小事就手脚朝天、乱了阵脚,些小任务就拖到“耿耿星河欲曙天”,只能说明你举轻若重、不得要领,反映了你的能力还有欠缺,你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当然,问题也还有另外一方面。前几天某公司张贴标语鼓励员工加班,惨遭舆论界口诛笔伐,引发公众对企业加班文化的反思讨论。其实岂止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被动的、盲目的加班也不少。特别是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群众,早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本职之外,还要迎接无休止的调研、检查、督导、验收,搞得虽然家在咫尺,但只能“三顾而不入”!所以说,上级领导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那些下达给基层的任务,是否必要、是否紧急、是否还有合并删减的空间?为基层减负,说了好多年,我们要有真动作,要见真效果。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62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