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唉!这对母子》内容如下:
春节期间,理发店大多打烊,寻觅到一家街边照常营业的小理发店打理头发,店内顾客挤挤挨挨的。
闲聊的人中,那大妈喋喋不休的话语引起我的注意,只听她抱怨正在染发的小伙子,大意是说:他吃的要求美味佳肴、穿的必须时尚服饰、玩的但求惬意舒畅,就是不愿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赚钱获得,却赖在老妈不多的养老金上“啃”去一块。但见小伙子倒是不急不恼地向众人陈述理由:如今的社会工作很难找,即使找到了也是薪资不高且非常辛苦的“996”,如此玩命地干还是不能维持日常开销,在求职到合适的工作前,请老妈资助一下不为过吧?
我明白了这是一对母子。大妈瞅着与自己年龄相仿,正忙碌的女店主羡慕地说:“退休后开个小理发店倒是蛮不错的,既有一份养老金,还有一份额外的收入。”女店主调侃:“你要来店里做一天试试吗?”大妈忙不迭推辞:“这样忙碌地做一天,我可是吃不消的。”可能觉得词不达意还补充说明,以前她下岗时,参加再就业培训,学过护理和烹饪。护理病人是个累活、重活、脏活,她仅上了一周班就逃离了;而烹饪不仅是个体力活,还得承受油烟气的熏熬,她也只做了三五天就托词不干了。
大妈颇后悔地说:“蛮羡慕当年学理发的,如今也可以凭着手艺赚钱。”我忍不住插话:“你如果当年学烹饪坚持做到现在,可能是大酒店里的大厨啦,赚的钱也不会少的。”如今社会,不管你有哪门手艺,只要认真踏实地做,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安身立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老话不会过时的,我们这代人都有过下岗再就业的经历。
小伙子染发后,再让女店主做造型,搞成当今颇时兴的“鸡冠头”。末了,女店主开价一百八十元。大妈惊呼: “你这个小店收费这么贵?”女店主解释,春节期间收费是翻倍的。愤懑的大妈无奈地埋单,又抖露儿子的糗事。原来,就在昨天晚上,儿子洗澡加按摩,花费六百多元,没钱支付的他,打电话让大妈赶去付费。今天中午要到小姨家做客,大妈要儿子将蓬乱的头发打理一下,却又为儿子支付了近两百元。这一晚一早的,今年政府发给退休人员的八百元春节补贴费用,就被这“妈宝”消费殆尽。我冲动地跟大妈说:“他是正常的成年人,吃用开销完全应该自己承担,他伸手要钱你可以拒付啊。”此话一出,我就担心惹恼小伙子,还好,“好脾气”的“妈宝”未冲我翻白眼。
这对母子出门后,女店主不屑一顾地数落:这女人经常来店里的,“祥林嫂”似地诉说生活困难,抱怨儿子啃老。儿子都三十多岁了老妈还跟着埋单,这样的儿子,哪个女孩肯嫁他?这样的家庭,哪家父母肯结为亲家?
对于这位大妈,她那三十出头的儿子“衔住奶嘴不放”,怨不得儿子也怨不得别人,因为今天儿子的好逸恶劳、安于苟且,折射的不就是她当年的影子吗?不正是她下岗再就业时眼高手低、挑三拣四的翻版吗?古人不是还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吗?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诚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做血缘关系上的父母容易,做培育子女成才的父母却不易。且不说培养子女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即使子女喜欢“躺平”的生活状态,也必须先积淀“躺平”的经济基础啊。如果哪天离开了老妈,这儿子将如何自食其力啊?
众人喟然长叹:唉!这对母子……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621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