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CTRL+D 收藏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点滴(读者2022年21期)

精选文摘《点滴(读者2022年21期)》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3-02-12|来源:读者|作者:多人|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点滴(读者2022年21期)》内容如下:

与万物恋爱

海桑

我爱这残损的世界,似乎比爱完美更多些。我明白,在万物当中,爱草木,爱虫鱼,爱天空大地,乃至爱高于人类的存在,并不困难,爱人才是最困难的。不是说爱人类,而是说爱人,爱一个个具体到眼睛、鼻子的人。不是在千里之外爱他,而是在身边爱他,爱吃喝拉撒的他,有七情六欲的他,甚至堕落的他。这个时候,我说的与万物恋爱,已经走出狭窄的山谷,而水天一色了。

与万物恋爱,只能是这样。爱具体的事物,单个的人,把人类当作个体来爱。用恋爱的方式,与世界保持联系,世界不是他者,所有的存在,只是你和我,一对一,面对面,我永远不会转过身去。

阿尔巴尼亚针

黄海波

一针变化四行完成一朵花,排列起来像一排排浮雕的小辫,倔强地扭来扭去,立体、有型,特别适合应用在毛衣的领口和胸前的位置,和其他针法组合成复杂的条形或菱形图案。我正在说的这个东西叫作“阿尔巴尼亚针”。

母亲是我的编织启蒙老师,除了她,我周围似乎没有人记得这个名词。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边那个遥远的国家,就因为一种编织法、因为母亲而深深根植在我的记忆中。上大学时,一位男生有件浅驼色的V领毛衣,衣身充分展示了编织者高超的编织能力:菠萝花、凤尾花、玉米花、鱼骨刺针,当然还有阿尔巴尼亚针。各种针法不可思议地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案,洋溢着富足与宁静的气息。因为喜欢他这件毛衣,我经常跑去男生宿舍和他说话,好不容易才忍住摸摸这件毛衣的冲动。大学毕业后,他成了我的丈夫。

婚后,我在婆婆家看到一个靠垫,外面套着一层熟悉的浅驼色外罩,遂问起先生他那件毛衣的去向,他答道:“我姐姐织的,早就拆了。”如此轻描淡写,他怎么想象得出它当年带给我的波澜起伏呢?

泡利效应

万维钢

传说理论物理学家都“克”实验仪器。他们要是出现在实验室,就会有仪器莫名其妙地坏掉。因为这样的事最常发生在泡利身上,所以人们称之为“泡利效应”。

1948年,苏黎世的荣格学院举办开幕典礼,邀请泡利参加。泡利一进门,桌子上一个装满水的瓷器花瓶就无缘无故地掉到地上摔碎了。1950年,泡利访问普林斯顿大学,人们在他到来之前就担心“泡利效应”会发生。结果泡利刚到,普林斯顿的回旋加速器装置就着火了。

人人都知道了“泡利效应”,有几个年轻的物理学家就想对泡利搞恶作剧。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几个人设计了一个装置,在会议室的门上安装了导线,只要一推开门,就能发出爆炸声。他们精心安排好,泡利如约而至,推门而入,但什么也没发生。原来那几个人测试了好多遍的装置,居然坏了!“泡利效应”再一次得到印证。

树记

蔡测海

屋后有老树一棵。月夜,树影如父亲画像。额突眼深,肩阔腰弯,夜色淹脚。星月自高天自低,夜如江河山如船。

每观树如望父,半生一路风尘。探望老树,依然若父。月下,父亲俯身,打量我许久。父言,我儿样子变了,已成陌生人。夜是江河,山如舟,父亲已远。

音乐是超脱的

〔英〕蕾秋·乔伊斯

我戴着耳机,躺在地上,听着迈尔斯·戴维斯的音乐,看见变成脚掌的鱼;聆听巴赫的曲子时,眼前浮现了最精细复杂的机械与齿轮;听布莱恩·威尔森演唱《不,卡罗琳》时,我看见了心碎。

我无法肯定地说,其他人在听这些音乐时,眼前是否也会浮现同样的画面,但这并非重点。重要的是,打破那些疆界。

因为音乐就是如此。它与文学不同,音符不像“狗”或“房子”这样的字词,并不意味着某种具体的存在。音乐超脱于时间,超脱于意识,就如同它也超脱于语言的限制和文化的藩篱。它会渗透至肌肤之下,如同梦境一般,从听者的内心深处向外传达信息。

只要我们聆听,就能听见它们想诉说的话。音乐还能疗愈我们。你能听,我也能听,无论你我来自何方,无论我们今早做了何事,我们都同样能够理解,并携手走过一段共同的旅程。

人为什么接受教育

许倬云

太平洋上的孤岛,从来没有人去过,那里一样有日落日出,一样有花开花落,一样有春夏秋冬。那个世界,我们没见过,我们脑子里面就没有它。今天能照相了,我们才晓得黑洞里是什么,我们的宇宙知识多了一大块。所有我们知道的,或者用肉眼看见,或者用机械的眼看见,或者用推理的眼看见,而哲学能推理到最远最远。

所以人接受教育,不是说你受教育就能换得吃饭的工具,也不是说受教育就能知道人跟人怎么相处,而是要养成一种远见,能超越你的局限。我们要设想没见到的世界还可能是什么样,去拓展可能性,可能性是无穷的。

拿手

子 沫

我最近正在看一本小说,主人公的父亲是电力公司的抄表员,他总喜欢在抄电表时带着儿子走街串巷。主人公说:“父亲临终时,手都是敲门的姿势。那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对于我父亲来说,那是他最拿手的东西,这种活法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正确的。虽然他从事的只是一份不起眼的职业,但他默默地活在自己最拿手的工作里,一生不变。”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61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经典文章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