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圈”养与养“圈”》内容如下:
地球是个“圈”,社会也是个“圈”,人人都有各自的“圈”: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日常里,我们都在反复地进这“圈”,出那“圈”。从这一视角看,人其实就是“圈”养的动物。
当下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手机成了必需品,微信几乎也成了人们生活、工作、社交的“标配”。这种群、那种群不知不觉间慢慢多了起来,在大“圈”里又不断地形成小“圈”。于是乎,人在“圈”养的同时几乎也在养“圈”。
一提及不可回避的微信“朋友圈”,有人说几乎不看不理;有人说偶尔也会看看,但从不点赞评论;有人却觉得很烦,全关了,并扬言自己从不看他人的,他人也看不到自己的,因为自己从不发“朋友圈”,甚至还能见到有人对“朋友圈”口诛笔伐的文章。微信功能过于强大,又过于容易推广使用。人的精力有限,由于应付不过来,心生烦恼,甚至怨恨,这点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我对“朋友圈”却是认同的、认真的,几乎每天都会将“圈”里所有的内容浏览,有感觉的还点个赞,有话说的就不吝笔墨留下只言片语乃至大段文字,认真地与朋友互动交流。自己每天也会发几条记录生活及感触的内容到“朋友圈”,但大多不是如实的记述或情感的直白表露。自己身边或是了解我的人,也许就会懂得我大概在记录表达什么。因此,关注我的“朋友圈”的朋友基本是固定的,受工作生活、兴趣爱好、职业区域等影响,圈存的信息较广,花时费力较多,受益自然也不小,还有了自己养“圈”的经验与成果。
2012年初,市作协的前辈黄先生深夜来电告诉我,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将资助书籍出版。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厚望,我在两周内将文章整理好了,序言也有了,编辑建议我加上一篇“后记”。于是,我就从那些年的一些微信“朋友圈”中选取了十二则当作“后记”。作品正式出版后,不少文友都为后记的内容与创意点赞,认为与书名《随手》有了神合之妙。我认为这其实是文友为我善用“朋友圈”定格心灵闪光瞬间的肯定。
我平日已经养成利用手机随时记录的习惯。多年来,也收集了不少材料。2020年,我将曾在朋友圈发过的十则案例与反思整理汇编成一篇教育叙事类的文章,冠以《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对语文教育的一种“另类”尝试与思考》文题,先后荣获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的奖励,并发表于《语文课内外》专业杂志上,还有三十多篇教育反思类的随笔发表于报刊,收编进书籍出版。毫无疑问,这些成果都有赖于微信“朋友圈”。它既能够第一时间记录发布,又能够及时得到同行、朋友的指点,便于修改、补充、完善。圣人孔子有弟子专门为他记录言行来传播思想,身为凡夫的我也可利用朋友圈亲手记录所做、所为、所思、所想,从而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特别注意“朋友圈”,认为它是最及时、最贴近生活的一扇“窗口”,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日记”,更是认识了解他人的一道“门缝”。日常生活中,见到有感触的人与事,尽量及时地以文学的笔触将它记录下来,从这点上来说,“朋友圈”亦是我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真实”的一个园地。居家上网课期间,我不仅随手写下了近百首古体与现代诗歌,先后发表于多家报刊,还创作了一篇题为《“班”上钉钉》的小小说。就这样,我借助这个“圈”,圈了一些成果,让我穿梭于文学、教育和宣传业界。
回顾多年间的“圈”里来“圈”里去,让我感触颇多。人,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分子,因缘际会生存于其中,是很难左右生活的。在“圈”养的世界里,我们谁都难于逃脱这“圈”那“圈”,也会不由自主地要各自养着一“圈”又一“圈”。窃以为,我们与其无力地抵抗,倒不如有所选择地用“圈”养“圈”,在“圈”中活出自我,活出精彩,活出圆满。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585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