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一生的承诺》内容如下:
瑞士着名作家迪伦马特写过一篇小说,名字叫作《诺言》。《诺言》写出了实现诺言的艰难。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庸人之恶,还存在着大量对于诺言本身价值的蔑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兑现诺言的人太稀有了。迪伦马特在《诺言》中定义了我们当今时代的英雄。什么叫英雄?英雄就是能够承诺,并兑现诺言的人。一切生活的美好都建立在这种力量之上,包括爱情、道义、道德,通通都要在诺言的基础上体现出来。
《诺言》中有个警官叫马泰依,他接到报案,说在一片小树林里,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子被杀害,罪犯手法非常残忍。马泰依去了现场,发现这个村庄的群众已经指认了一名犯罪嫌疑人。这名犯罪嫌疑人是个小商人,有人在案发地见过他,没有别人了,他的嫌疑最大。
马泰依听完,说要见一见这个人。他看到一个蜷缩着打战的小商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是他。但众人一致认为是他,大家都盯着马泰依,希望听他说一句“是他”,就可以用私刑把他干掉。
马泰依没有说话,大家都沉默着。遇害女孩的母亲看着马泰依,说:“你答应我,找出这个人,好吗?”马泰依在这种氛围下,点了点头说:“我答应你。”他做出一个承诺。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句承诺有时候会变成一生的承诺,反过来说,他也获得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有时候,我们的一生可能就是为了兑现一句诺言。
此时的马泰依正好面临着升迁,将被派去约旦首都安曼任高级警官。
很快传来消息,那个小商人在警察局上吊自杀了,大家一致认定他是畏罪自杀。事情发展至此,警察就可以结案了,但马泰依认为,还应继续追踪。上司一开始还比较认同马泰依的观点,于是推迟了他去安曼赴任的日期。结果,他查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所有人都觉得很麻烦,觉得马泰依是在与他们对抗,最终,不让他再负责这起案件,并做结案处理。马泰依依旧拒绝停止追查这起案子,他随之失去了高级警官的职务。
马泰依找来一个女人当管家,这个女人名声很不好,在当地有很多传闻。但这个女人有一个七八岁的女儿。
马泰依为什么找她当管家呢?因为他认为凶犯有虐杀小女孩的偏好,肯定会盯上这个女孩,这样就有了破案的机会。
因为一个承诺,他变得非常冷酷,非常固执,他的全部生活都服从于这句承诺。
一年过去了,凶犯没有任何动静。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这个小女孩回来说,她路过树林的时候,有一个叔叔陪她玩儿,还给她巧克力球吃。马泰依马上意识到,凶手可能又开始行动了。但他知道凶手杀人是有步骤的,他会一天天地接近小女孩,与她熟络起来,当小女孩放下戒心后再出其不意地把她杀掉。
之后的某一天,小女孩又说遇到了那个叔叔,马泰依耐着性子继续等待。终于有一天,女孩说,叔叔让我明天下午在树林等他。马泰依意识到,破案的时刻到了。他立刻通知警察局,警察局马上派人在树林四周秘密埋伏。
第二天下午,小女孩蹦蹦跳跳来到树林,坐在一块石头上,一边唱着歌一边等。直到天黑,小女孩说的叔叔都没有出现,小女孩越来越失望,最后闷闷不乐地回家去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那个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马泰依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这一诺言中,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在这样的压力下,他逐渐变成一个疯疯癫癫、精神异常的人。
终于有一天,警察局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老妇人打来的。老妇人说自己在去世前一定要告诉警察一件事,如果不说,她会良心不安,这件事是她丈夫过世前发生的。她说,一天深夜,她丈夫突然满身血渍地从外面回来。第二天早上,她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小女孩被杀害的消息,她问丈夫是不是他杀的,丈夫供认不讳。她没有报警,只是警告他以后不能再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杀了一个小女孩。这之后,她把丈夫看得更紧了,两年之内平安无事。后来有一天,她丈夫又出去了,神态异常,她知道,他又要去杀人了。结果没想到,十五分钟后她接到电话,说她丈夫被车撞死了。
她丈夫死的那一天正是小女孩在树林里等候的那一天,也是警察局设下埋伏的那一天。
马泰依离他兑现诺言仅一步之遥,因此,他的人生具有高度的悲剧性。别人觉得他特别奇怪、不合常理,尽管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但是这个诺言毁了他的一生。
一个人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那么虔诚,那么执着,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这种代价是我们现代人很难承受的。但是如果不承受,生活又会变得很庸俗、很挫败。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马泰依那样承诺?因为我们生活得太平顺了,无法坚持去做一件事,所以就会呈现目前这种平庸的状态。
迪伦马特的《诺言》写出了一种悲剧性。诺言经常给人带来一种悲剧性,但是这个悲剧特别壮观,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55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