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好消息总是晚到12秒》内容如下:
你知道吗?在我们大脑的长时段记忆中,好消息总比坏消息晚到12秒!
试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因为夹杂在一堆正面评论中的某个负面评论而感到痛苦。一点坏的因素都会像洪水一样轻而易举地冲垮快乐的小屋,这说明我们天生就对坏消息非常敏锐,而对好消息相对迟钝。
这并不是我们主观的错,一切都源于大脑的消极性偏见。协助我们辨识面部表情的器官位于大脑区域中的杏仁核,它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研究表明,杏仁核中三分之二的神经元都是专为处理负面消息而配备的,以便我们及时对坏消息做出反应,并将它存放于长时段记忆中。相比之下,好消息则要12秒才能从临时记忆转换为长时段记忆。
同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好消息的喜悦持续时间不会很久,而坏消息有时不仅会在白天让人提不起精神,还会悄悄潜入我们的梦境,纠缠不休。这是因为,相较于正面信息而言,我们处理负面信息的能力要快速、彻底得多,由此坏消息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更加持久。相反,人们很快就会适应好消息,同时会产生更高的期待,从而降低喜悦感。因此,好消息如烟雾一样很快散去,坏消息却总如噩梦一般如影随形。
美国作家雅各布斯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这个现象。他意识到自己喜欢抱怨,擅长挑出别人的失误并为之愤怒,而总是忽略做得好的部分。他决心改变这样的消极状态。于是,雅各布斯选择在餐前做感恩祈祷,感谢每一个把美味送上餐桌的人,提醒自己关注生活中原以为理所当然的不起眼事物。
某天,雅各布斯10岁的儿子对他说:“爸爸,这些人不在我们家,他们听不到你的感谢,你应该当面去感谢这些人!”
雅各布斯恍然大悟,他决定开启一个感恩挑战。为了缩小目标,他选中了每天早晨自己桌上都必不可少的那杯香醇咖啡,打算感恩每一个为这杯咖啡做出贡献的人。雅各布斯原以为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他只需要花上几个小时打电话、发邮件,然后开车去拜访这些人。谁知道,这个挑战竟然花费了他几个月的时间去环游世界!
雅各布斯的咖啡感恩之路是按顺序进行的。首先,他找到了当地的咖啡师,感谢她做出如此美味的咖啡,没想到咖啡师说:“如果没有人挑选好的咖啡豆,我也做不成。”于是,雅各布斯去感谢咖啡豆供应商,供应商又告诉他:“如果没有种植咖啡果的农民,我也做不成。”雅各布斯发现,每当他去感谢一个人,这个人都会说“如果没有某某人,我也做不成这件事”,以此类推,从本地的咖啡师开始,他拜访了1000多个人,包括为咖啡店供电的人、卡车司机、铺路的人、咖啡商标的设计师、咖啡杯盖和隔热套的设计者,甚至是为咖啡仓库里做害虫防控的女士、在路上划黄线以保证装载咖啡豆的车辆平安通过的人。雅各布斯的感恩之路从家门口的咖啡店开始,一直到走出了他所在的城市,甚至走出了所在的国家,来到了世界各地。
雅各布斯渐渐发现,一杯再也熟悉不过的咖啡,竟然是借以全世界的力量而诞生。我们所习以为常又理所当然的事物背后,藏匿着太多需要感恩的细碎环节。而大部分人,在收到他的感谢后,在开心感动之余都感到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被专门感谢过,也从来没有人会为了一杯小小的咖啡而特意捎来谢意。
在感谢之路上,雅各布斯收获了非常多的惊喜。比如,咖啡杯盖的发明者道格·弗莱明教给雅各布斯关于咖啡杯盖的新知识——倒置六边形的盖子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人们闻到咖啡溢出的香气。雅各布斯惊讶于这些藏在他生活里却从未被留意过的杰作和发明,由此他知道了应该更加仔细地观察日常之物。咖啡师钟在收到雅各布斯的感谢后向他袒露了自己平常的工作感受——很多客人在买单的时候甚至从不抬头看她,而是忙着刷手机。雅各布斯意识到自己之前常常这么做,他感到后悔,明白了眼神的接触和交流是人与人尊重和幸福的联结。
在为一杯咖啡进行的“千人感恩计划”结束后,雅各布斯有了很大变化,他不再乱发脾气抱怨他人,不再顺从大脑的消极性偏见,而是用感谢顺利进行的日常事务的方式努力延长那些迟来12秒的积极感受。
12秒,或许非常短暂,很难做什么,但转变自己看待消极问题的角度,留意并向一个习以为常拥有的事物说声感谢,时间却恰好足够。正像雅各布斯所说:“如果我们用感恩之线联结这个世界,谢意就会像毯子般覆盖整个地球。”披着这块温暖的毯子,你将永远不会被负面的雨滴淋到!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52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