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我为高考画过“蛋”》内容如下:
我是1980年参加高考的。语文得分的重头是作文,规定的题目为《读﹤画蛋﹥有感》。卷上给出的作文材料是篇题为《画蛋》的短文。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
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
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地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作文材料,影响了我的一生。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达·芬奇的故事。但达·芬奇画蛋的事儿,我还是在考场上第一次知道的。
看到这个作文题,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参加高考,我觉得我是在看故事,看连环画,看小人书。我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摇头,一边晃脑,一时沉浸在故事里不能自拔。监考老师可能发现了我的异常表现,轻轻走过来,低下头,友好地敲了敲课桌,善意地提醒我说,时间不多了,别贪玩,赶快写。我这才清醒过来。
“感”什么呢?读后感这种文体平时我是练过的。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姓朱,商城人,说话爱带儿化尾音,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喜欢坐着讲课。朱老师说话慢条斯理的,见到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他也不会发脾气。
我知道他压根儿就没有正儿八经地看过我们,但每次见他放下手中的语文教材,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坐直身子,想在他的目光里表现一下。
他讲课从来不带教案,只带教材,而且教材里总是干干净净的,即使用到学期末,书也是新的。我们都喜欢听他的课,听他讲课,就像坐在春风里,即使睡着了,大脑也是清醒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想起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朱老师,我也就心里踏实了。
我按时交了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就像一支曲子,只要开始定调了,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
其他学科也顺利地考过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在校园里见到了朱老师。
他圈在住室门外的藤椅里嗮太阳,手里拿着一张旧报纸,身边的地面上放着一杯清茶。
我以为他没看见我,就故意在他身边咳了一声,并叫了一声“朱老师好”。
考上了?
他头也没抬地问了一句。
考上了。
我回答道。
“作文如做人”,他突然摘下眼镜,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边,端起地面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要像高考作文要求的那样,从基础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说完又旁若无人地看起了报纸。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520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