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幽默要“有光”》内容如下:
112岁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驾鹤而去。这位有着“周百科”之称的老人,博学睿智,学贯中西,鲜有能望其项背者;其谈吐幽默风趣,听后令人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宛如一道光,令人豁然开朗。
由于周有光从事的行业比较冷门,再加上他不喜欢抛头露面,以致他只在圈内名气大,而在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就。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记者提出让他做一段自我介绍,他略加思索后说:“我大脑袋,前额广袤、光亮,是一片不毛之地;牙齿是原装,但吃西瓜非但要吐出渣滓,而且还须剔牙;耳朵不灵,助听器随身带,别人一张嘴就必须得戴起来,不然只能看到别人嘴巴在动。我早年是学经济的,跑过纽约、伦敦大码头,后来因为对语言文字有那么一点喜欢,多少有点造诣,遂被奉命改行,专门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后来也就有了《汉字改革概论》等几部所谓的学术作品。曾任全国政协教育组副组长,为满园的桃李而躬耕。”
周有光的这番自我介绍,可谓是幽默爆棚,他先描述了自己的外貌特征,不论是“不毛之地”“原装”,抑或是吃西瓜吐渣滓,都是幽默风趣,令人印象深刻。在接下来介绍个人成就的时候,他依然采用这样的方式,把原本丰富多彩的经历说得简简单单。他的谦逊之风,在幽默的话语中得以尽显。
有人在问及周有光的长寿秘诀时,他拿出了一篇自制的“陋室铭”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听了他的这番话语,人们被逗得哈哈大笑。
长寿之人,大都豁达乐观,周有光在这方面表现尤甚。他的这篇“陋室铭”,淋漓尽致地把其幽默的品性展现出来,哪怕是自己居住的地方再简陋,只要有了快乐的心性,都是能够寻找到其中的乐趣。世人听了这样的幽默话语,又怎能不对其敬服连连。
周有光对食物没什么讲究,甚至显得粗劣,但他却依然吃得津津有味,提到为何会有如此之坦然时,他侃侃而谈:“在三年困难时期,食物极度缺乏,我参加的学习小组,由于营养不足,人人身体软弱,学习一会儿就彼此轮流打哈欠,精神疲乏,只能选择暂时休息。这么下来怎么能行呢?我一想,索性就来个精神会餐好了。我率先垂范,把早年吃过的美食描述了起来,听得众人兴趣盎然,眼睛当时就见了光亮。我这么一开头,其余的人都跟了上来,越谈越起劲,好像面前桌子上的学习变成了一碟碟可口的美味饭菜。大家口舌留香,精神振作,就不再感觉疲乏了。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发现其中的好处,那就是面前的东西,在我眼中都能变化成美味佳肴。”
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总是能以苦为乐,从困苦之中寻找一番乐趣。对于能够坦然面对粗劣的食物,周有光并没有直接谈自己的看法,而是选择当年“精神会餐”的经历,话语之中充满乐观,把一件困苦的事情说得兴味盎然。
有一次,央视新闻频道采访了已经百岁高龄的周有光,在提到自己为何能够如此长寿的时候,他嘿嘿一笑:“我估摸着是上帝糊涂了,就把我给忘掉了,所以就没有叫我回去!”一句自嘲的话,说得主持人哈哈大笑。紧接着,他又换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说:“老不老,这个我管不着,不过有一点我是管得着的,我是活一天多一天的,而且还不是苟且活着,也不是消磨时光,而是乐观向上地活,要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活着。不瞒你说,前面有人寄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祝福12岁的老爷爷健康长寿,你不知道我有多兴奋。因为我觉得,我的人生是从88岁开始的,100岁那年,岂不就是12岁嘛!”这番话语再次让主持人忍俊不禁。
作为一名百岁老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能如此睿智乐观,着实让人赞赏。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354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