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陈盆滨:跑圈“大神”决定冲击北京冬奥》内容如下:
跑步只要一双跑鞋,越野滑雪更多需要借助雪杖、雪板等工具来完成比赛,雪板的材质甚至给雪板打蜡的水平,都会影响到比赛成绩。“为什么北欧国家在冰雪项目中这么厉害,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雪季时间长,参与人口多,很多七八十岁的人还会去滑雪;另一方面也有历史的沉淀—胜利不单是运动员的功劳,也是整个教练团队、技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技战术经验和科技成果都需要用很长时间去积累。我们的乒乓球这么厉害,也是同样的道理。”
雪季短暂,滑轮是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夏天的训练项目。踩上窄长的滑轮,陈盆滨在平路和小坡上学习滑行,最初每天都要摔二三十跤。这一年,陈盆滨受的伤比之前跑步18年加起来还要多。不得已,陈盆滨买了很多护具—头盔、护甲、护膝,从上到下包裹得严严实实。倒不是怕疼,而是担心伤得太重,影响训练。
集训期间,陈盆滨每天训练五六个小时:清晨6点半起床,进行15分钟核心力量训练;早饭后休息一小时,8点半到9点开始耐力训练,练习长跑或者滑行四五十公里;下午练力量或者爆发力;晚上在体育馆拉伸、放松。每周只休息一天。
超强的体能、顽强的意志都是在从前打渔的日子里磨炼出来的。海上的大风大浪,陈盆滨从小都经历过了,“出海的时候,有时候船上没有淡水,你必须得喝海水才能活下去。有一次渔船熄火,在海上飘了一夜,大海中看不到一丝亮光。那时候我就想,陈盆滨,这你要是坚持下来了,以后你还怕啥?”
2019年12月中旬,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在杭州举办。接受了一年多系统训练,陈盆滨站上了黄龙体育场外临时改建的室外滑雪赛道,但他真正上雪道训练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3个月。此前,陈盆滨参加了在吉林长春举办的5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用3个多小时完赛。
赛道的雪质有点儿硬,刚打过蜡的雪板很滑,陈盆滨有些不适应。他在预赛中过弯道时摔倒,没能进入决赛,成绩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排名靠后。
赛后,陈盆滨在大屏幕上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自己的名字和名次,习惯了在极限马拉松赛场拿冠军的他,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次。
曾经努力创造奇迹,但这一次,奇迹并未降临。年纪偏大,身体恢复慢,领会新知识的速度自然也比不了那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陈盆滨知道以自己的成绩没法站上冬奥会的赛场,权衡许久,他决定退出国家队,回归本行。
离开跑圈这一年,陈盆滨放弃了马拉松赛事代言等一切商业活动,全身心投入训练。陈盆滨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只是暂时没有了收入,但在国家队学的知识是可以跟随我一辈子的”。
“人生不过百年,我现在快44岁了。我总在想,人生在世,还能够为社会做什么?不如利用自己的专业去回馈社会。我很感激国家体育总局对我的帮助,虽然我没有参加冬奥会,但是我已经可以滑50公里,证明了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冰雪运动。”
凭着陈盆滨和那些从柔道、长跑、自行车、皮划艇等项目转项练习越野滑雪的队友的努力,中国实现了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12个小项全项目参赛,滑雪运动员达到几千人。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实现了飞跃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上缩小了与欧美国家差距的同时,不少运动员已经步入了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如今已从愿景走向现实。
作为浙江省人大代表,陈盆滨这几年的提案都与“科学运动”有关。在陈盆滨看来,只有科学运动,才能让人变得强壮,同时避免受伤。大家生病少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国家的医保支出才能降低。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陈盆滨期待着观看北京冬奥会的电视转播,希望越野滑雪队的队友们突破自己,取得好成绩。“夺得金牌不仅是为国争光,同时意味着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团队一起完成了这个项目,掌握了这项运动最领先的技术。把先进的运动方式介绍给热爱运动的人,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这才是金牌带来的宝贵财富。”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299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