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乡愁漫漆篮》内容如下:
乡愁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乡愁是一篇议论文,严谨而深刻。乡愁是一首长诗,沉重而隽永。
夏日炎炎,我们走进位于永春龙水村的漆篮文化展示馆,走近乡音的心泉,倾听心泉叮咚叮咚的响声,重温一抹美丽的心情,抚慰一颗疲惫的心灵,回首一段苍凉的人生。
迎面吹送来丝丝凉风,漆篮文化展示馆的漆篮展品精巧绝伦,琳琅满目,使我们宛如置身于一个扑朔迷离的玄幻世界。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疲劳,全被眼前的各种奇特漆篮景观驱离得无影无踪。
展示馆被分成几个馆,有格蓝馆,有盛篮馆,等等。面对这样的奇妙美物,大家一直没能让手机停歇下来,目不转睛拍下各种美图。我满怀情思,面对着这些盛满乡音、乡情、乡愁的贵物,欲说还休。
永春古称桃源,竹木葱葱翠翠,漫山遍野。这里的乡民很早就会打箩、打筐、打竹轿,还会编竹席子,至于其他篮、淘米箕等小件的东西,更不用说了。他们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编制篮、盘、箩、筐、笼等各种日用器具,后来又发展到制作精巧的漆篮。柜中一个大漆篮上的图案映入了我的眼帘。画中有我们熟识的仙界人物: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个个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篮子上走下来!
儿时的回忆,永春漆篮以造型雅致端庄、轻巧坚固博得乡人们的喜爱。那雕花绘画,流金溢彩的漆篮,盛水不漏,摔打不破,令小小年纪的我惊讶不已,常常把奶奶的漆篮装满水,养上小蝌蚪、小金鱼。
仙夹乡的漆篮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当时龙水一带开始制作漆篮,经过几百年来工匠们不断的改进与开拓,如今在款式、造型、色彩上都超越了从前,有了极大的创新。人们就在变与不变的时空中,感受漆篮历史的沧桑。
我看到一幅画面上,流动的溪水,一对黄嘴巴黑羽毛的乳燕,正矫捷地掠过小溪的水面。在溪边那丛青葱水绿的竹子中,斜斜伸过来一支欲开未开的红梅……令我看了惊奇感叹,驻足不前,不能自已。
我惊奇地看到,一百多种的永春漆篮,大的一米左右高,分四层迭合而成;最小的只有十多厘米高,精巧玲珑。若把漆篮各层分开,还可各自成为独立的容皿。最小的漆篮常被珍藏,用来收藏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我感叹于独具匠心的漆篮,使传统工艺大放异彩。
永春漆篮以其轻巧美观、端庄实用而在闽南地区包括泉州市区、南安、晋江等一带流行,作为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许多人家出嫁女儿时,总要随带一对漆篮,作为陪嫁品,以添新婚之喜。
有多少游子在遥远而陌生的角落,寻回失落的记忆,获取温柔的寄托,温馨的思绪,任回忆的羽翼,在故乡处飞翔。因此亮起了温暖美丽的思念,构筑不醒的乡愁梦!
19世纪初,永春漆篮传到东南亚各地,为海外侨胞所喜爱。多少游子在海外身份模糊了,乡音丢失了,行李包裹里的乡物,小小的漆篮还在,睹物思情,好似哐啷哐啷又回到了故乡。
永春仙夹的传统漆篮,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具。一个漆篮的制成,蕴含的是一份乡愁的情怀,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
我漂洋过海到印尼的老舅公曾来信说,他携带着装了故园泥土的精巧漆篮去到异乡谋生,在漫长的漂泊日子里,漆篮和泥土是他仅能看见的、证明他曾有过故乡的一点真实,意义深远,回忆无穷,他时时以虔敬与谨慎的心情珍惜着。
参观出来后,我们经过路边的一户竹艺人家,看到一个妇女在编织竹器。竹片在她的手指上缠拉着,柔滑修长的竹片又薄又细,被她用力拉着,发出轻轻的吱吱声。她把它灵巧地提起来,用手指轻轻一捻,便又使它继续旋转下去。这种活计,乍一看很简单,其实需要长年养成的熟练和灵巧。几个女作家跃跃欲试,实际操作下显得笨手笨指,而竹片在这个农家妇女的手里却转得麻利极了。
精巧漆篮,迷醉了游人眼。这古朴秀丽的山乡古厝老桥,花红柳绿,神奇缥缈,宛如仙境,令人顿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看看这古朴的亭台楼阁,处处散发着怡人的气息。当我站在这阁楼之上向远处眺望,将所有的风光景色尽收眼底,这种腾云驾雾之感,才使你体验到了游子们的乡愁。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171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