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董明珠的快与慢》内容如下:
董明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公认的评价是:商界铁娘子。性格上快人快语,管理上雷厉风行。
董明珠在性格和行动方面的风驰电掣,可以归结为她的销售出身。但有趣的是,实际上她骨子里还是崇尚“慢”的,比如格力几十年扎根实业、不赚快钱,并且牢牢地抓核心技术自研这个牛鼻子。
关于快与慢的平衡,是董明珠身上独特的管理艺术。
董明珠的快
体现董明珠身上“快”的特质的例子,可以用之前董明珠参加的真人秀节目来举例。她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职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并且成为第一个亮相的老板。
特立独行的她那时又冲上了热搜。
怎么回事呢?在格力食堂里,董明珠“发飙了”。她发现格力食堂卖的麻辣烫太贵了。
谁也没有想到,她立刻叫来了总裁办的负责人,一五一十地要求重新调研(比如食堂是否存在暴利)、重新定价(比如荤素分开计价)等。
虽然有影响节目正常进行之嫌,但如此高效的行动,让节目的其他嘉宾和网友觉得,董总是“中国好老板”。
这种高效率在董明珠踏入职场之初就已经初见雏形。
1990年,36岁的董明珠南下加入珠海海利空调厂成为销售员。此时的董明珠处于人生最艰苦的阶段,6年前丈夫去世,留下她和儿子两个人相依为命。
毕业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董明珠,此前干的是行政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但好在身上有一股子冲劲,靠着东奔西跑,半年内跑出了300万元的业绩。
令她一战成名的是一次着名的讨债。当时董明珠被调往安徽补缺已经离职的业务员,但前一任业务员留下了42万元的欠款。
她主动请缨,仅仅花了40多天就完成任务,拿回了价值42万元的货物,避免了坏账损失,因此名声大噪。
她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行动迅猛,先礼后兵,不依不饶。比如,她对欠债者说的最有震慑作用的一句话是:“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说话算数!”
这种强执行力是典型的董明珠式的管理艺术。比如,董明珠一手建立起了格力的渠道体系,包括3万多家专卖店和销售返利等制度,确保了格力完全掌握渠道的话语权。
或因如此,她常常把执行力挂在嘴边,并且把失败归结为执行力不足。
快中有慢
据董明珠自己说,几十年来全年无休。因为性格、工作等原因,董明珠似乎看起来没什么耐心。
那么,董明珠的慢又体现在哪里?
在中国企业界,长期以来流行着“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路线之争,前者是强研发,代表企业有华为,后者是强营销、弱研发,代表企业是联想。
从短期发展来看,通过购买技术、代工节约成本,主打营销的“贸工技”模式常常要比需要时时把资源向研发倾斜的“技工贸”模式更容易出成绩。
比如1992年,联想的营业额是华为的17倍。但是从长期来看,技术实力日益增强的华为最终一骑绝尘。2020年,华为营收是联想的两倍以上,净利润差则达到8倍。
董明珠走的是华为这条路。
事情还得从90年代末说起。当时格力中标了重庆一个汽车厂的中央空调项目,但对方需要多联机,格力缺乏这一技术,去日本也没买到,只能自主研发。最终通过两班倒的研发节奏,花费1年时间才研发成功。
如果把这些时间和人力放在搜索其他厂商和技术授权的谈判上,投入成本显然要小很多,后者还面临较大的失败概率。
董明珠的强势主要体现在管理的执行力上,在管理上讲究“快”,但在研发上她允许“慢”。她说过一段话:“管理上不允许犯错误,研发上允许尝试。哪个人都不是神仙,研发上只要有想法,我们的投入不设上限。他敢要我就敢给。”
这也许不算最特别的。格力研发的独特之处包括:16000多名研发人员都一手培养起来,格力并不信奉从海外引进“海龟”高端人才;强调自主掌握核心技术,追求全产业链、全自主研发。以空调为例,据董明珠说:“压缩机、电机、电工部分的零部件,反正跟产品有关的,控制质量的一些零部件,全部都自主研发、自己生产。格力也是在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一个不外包的,因为产品质量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此的话,就必须慢节奏。所以,在格力工厂,一个明显的宣传标语是,叫“宁可慢一点,也要坚持自主创新”。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092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