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我去过很多次明孝陵,心中早已默默将明孝陵作为了一个最“南京”的地方。明孝陵最佳的观赏时间,应该在秋天,筑着石像的灵道两边种了无数的银杏、乌...
日期:2024-09-30|作者:杨姝凝|阅读:101|标签:生活随笔我爸教会我三件事,喝茶、自然、自在,没有教科书般的说教,而是在无数小事上,我爸默默做,我在一旁默默看,认真学。是我爸让我喜欢上喝茶。喝茶这件事很多年后我有一...
日期:2024-09-30|作者:冯唐|阅读:94|标签:生活随笔在古代,盐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各朝各代的盐业政策反反复复,时而官营,时而民营,到了唐朝,围绕食盐的经营,终于掀起了轩然大波。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
日期:2024-09-30|作者:雷音|阅读:147|标签:唐朝历史故事1866年,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出访欧美的使团——斌椿使团的成员中,有一位19岁的年轻人。他时刻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新奇的世界,并将有意思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记...
日期:2024-09-30|作者:江河|阅读:124|标签:百科知识全世界有大大小小无数个修鞋铺,但长江修鞋铺只这么一个;大大小小的修鞋铺,修鞋师傅的手艺有好有坏,但长江修鞋就是最棒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特别执着于穿细跟的...
日期:2024-09-30|作者:华年|阅读:134|标签:生活随笔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写过一篇有趣的短篇小说,名叫《鼻子》。说日本的池尾地方有一位老和尚,他有一根长得像香肠一样的长鼻子,从上唇一直垂到下颚。池尾当地人...
日期:2024-09-30|作者:海边的西塞罗|阅读:149|标签:杂文随笔晨光抚摸如牛奶,窗外,“哗——哗——”的水声阵阵涌来。我醒在这里,仿佛梦境中的一匹马,被黎明的潮水冲到岸上。那不是潮水,那是车流。这里也不是海岸,是奔向明天...
日期:2024-09-30|作者:三书|阅读:150|标签:散文随笔我自封华北饮食界的三宝为:饺子、包子和馅饼。饺子不用多说,过什么节都要出来接客;包子接客的频率比饺子要高,且交易时间多在早晨;馅饼在接客量上稍逊包子,滋色俱...
日期:2024-09-30|作者:古月|阅读:140|标签:生活随笔20世纪80年代,北京南站还叫永定门火车站,和北京站中间有条20路公交线路相连,因为车上多是出差、看病、换乘的旅客,所以总是扒手横行。老刑警那年刚满20岁,单位就...
日期:2024-08-26|作者:马拓|阅读:178|标签:生活随笔捐纳即卖官,明清时期卖官制度化后的正式称谓。所谓卖官鬻爵,古已有之,史不绝书。但这里谈的不是纸牌屋里的暗箱操作,而是光明正大的国家行为。清代捐纳,京官可捐...
日期:2024-08-26|作者:林鹄|阅读:136|标签:历史知识故事前一阵,上海博物馆办了一场“唐伯虎对话达·芬奇”的展览。初看这个展题的时候觉得特别奇怪,唐伯虎和达·芬奇,两个从未遇见的人,怎么会放在一起展览呢?再想之下...
日期:2024-08-26|作者:海边的西塞罗|阅读:118|标签:杂文随笔百丈怀海有一次陪马祖大师外出,看见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问他:“那是什么?”怀海说:“野鸭子嘛。”马祖又问:“飞哪儿去了?”怀海说:“飞过去了。”马祖闻言上前,使劲...
日期:2024-08-26|作者:张宗子|阅读:177|标签:启迪故事同样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但究竟哪个角度更合适,这考验作者的功力。电视剧《山海情》中有段情节讲明白了“立意”的重要。不同的立意,会给人带来完全不...
日期:2024-08-26|作者:闫晗|阅读:124|标签: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