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我的阿公》内容如下:
阿公再也背不起我了,现在换我牵着他枯瘦干燥的手走在田间地头,换他坐在秋千上,我在后面轻轻推着他,换我陪着他捕知了,酿蝉蜕酒。
“阿公,我回来了!”
院子里正在浇花的老人听到声音,动作顿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嗯”了一声,继续忙活,但是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这是我的爷爷,但相比这个文绉绉的称呼,我更喜欢“阿公”这个更加亲切的叫法。
印象中,阿公话很少,总是沉默地做事;奶奶刚好相反,每天叽叽喳喳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待在阿公身边那种踏实的感觉。
其实,小时候我没有和阿公多么亲近,甚至有点儿怕他——一个老是板着脸又不爱说话的老头,估计没有多少小孩会喜欢吧?转变发生在一个暑假里。
那年的夏天真热啊,我似乎可以看到柏油路面上升起白色的烟。走在马路上,热气从脚底板到小腿快速上升,很快就浑身湿透了。空调24小时不停运转,外机散出来的热气使周围的空气更热了,周而复始。就是在这种天气下,我被爸妈送回乡下避暑。
阿公见到我很高兴,忙前忙后给我准备吃的、玩的。我坐车的晕劲还没有过去,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蔫蔫的。阿公挠了挠头,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他递给我一个装了几只知了的瓶子。我第一次见到知了这种生物,觉得很新鲜,那个下午玩得很开心。
整个暑假,阿公带着我上山摘山捻子,下河摸河虾、小鱼。我玩累了,他就背着我走。他还在院子里给我支了一架秋千,早上太阳刚出来还不热的时候,或者暮色四起的傍晚,阿公就会推着我在秋千上荡来荡去。身后,是阿公稳稳的双手;耳边,是归巢鸟雀的鸣叫声。那个夏天,我在阿公家玩得乐不思蜀。从刚见面的害怕,到最后回城时,我抱着阿公的大腿号啕大哭。那个夏天,我和阿公的关系一下子就亲近了。
要说在阿公家有什么不好的,也是有的。城市长大的小孩吃惯了精米细面,对阿公种的粗粮不怎么感兴趣,阿公也不勉强,转而给我准备别的食物。可能他有点儿失望吧,但是从不在我面前露出一丝半毫。
爸爸很喜欢吃阿公地里种出来的东西,每次节假日过后,返城的汽车后备箱里总是装得满满当当的,竹笋、芋头、红薯、土豆,还有各种瓜类和家禽。但是某一天,阿公突然变得“小气”了,他不再打包这些农作物让爸爸带走,而是整整齐齐地收了起来,到了圩日,就挑到集市卖掉。
“你阿公怎么突然这么吝啬了?”爸爸有点儿委屈地嘟哝着。
很快,阿公的一切“小气”行为都有了解释。
那是上大学的前一天,我正在收拾行李,爸爸突然敲我的房门,让我先别收拾了,阿公来了。
阿公穿着一身整齐干净的中山装,端坐在客厅中。
“在收拾呢?”阿公问我。
“是的,阿公。”我答道。
“车票都买好了吧?”“你从小就晕车,晕车药买了吗?”“带几瓶家里的水去学校,头一个月拿这个水和学校的水兑着喝,别嫌麻烦,这样可以避免水土不服。”阿公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这个寡言少语的老人似乎前半辈子说的话都没有今天多。最后已经没有什么要叮嘱的了,他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递给我:“多的阿公给不了,这里是1000元,你拿着。你是咱家第一个大学生,争气!上了大学也要好好读书。”
那一叠钱,有10元的,有5元的,还有1元的,唯独没有100元的,厚厚一叠,沉甸甸的。
后来,我去了千里之外的地方念大学,假期不是有社团活动,就是忙着实习打工,见阿公的次数越来越少。再后来,阿公越来越老,一米八的阿公变成了不足一米七的驼背小老头,眼神也逐渐不再澄明。每次我回家,他依然会忙前忙后地准备各种东西,依然把我当成那个走累了需要他背的小孩,但是阿公再也背不起我了,现在换我牵着他枯瘦干燥的手走在田间地头,换他坐在秋千上,我在后面轻轻推着他,换我陪着他捕知了,酿蝉蜕酒。
一切好像都变了,一切又好像都没有变。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慢些走,让阿公可以再多陪我走走这漫漫人生路。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qinggan/2523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