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林家立的“危机”》内容如下: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泾县琴河镇上有个生意人,名叫林家立,他为人刻薄,街坊们都不愿意与他来往,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林家立做梦都想做大生意,赚大把银子。这年三月,他与住在泾县县城里的周老板谈成了一桩大生意。周老板年近六十,在县城里开了十多家店铺,其中一家店铺是县城里最大的山货铺。
林家立与周老板商定,由林家立去三百多里外的青阳县收购一批山货,运到泾县县城卖给周老板。青阳县地处大山深处,盛产山货。林家立估算了一下,他此次前去青阳县收购山货需要一千两银子,而他手头只有五百两,于是,他只得向周老板借银子。好说歹说,周老板总算借给了林家立五百两银子,但让林家立立下字据,将林家立的宅院作了抵押。
这天,林家立领着几个伙计赶着几辆马车来到了青阳县。十天后,马车上装满了收购来的上好山货。望着那些山货,林家立得意地想:这一趟生意真划算,我至少能赚到四百两银子!
林家立领着伙计们赶着马车往泾县县城走。这天中午,他们在路上的一家饭馆里吃饭。林家立从不与伙计们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伙计们一桌,林家立自己在另一桌就着几样精致的菜肴喝小酒。
伙计们很快吃完了饭,林家立喝得正惬意。这时,一个年轻的伙计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伙计们的桌上除了还有些剩饭,菜是一点儿也没有了。这个年轻的伙计刚才在街上看马戏,因此回来晚了。
那年轻伙计叹了一口气,盛了一碗饭,来到林家立坐的那张桌子前,小心翼翼地夹了一点儿菜。谁知,林家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然后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起来,骂他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吃起东家的菜来!
林家立越骂越起劲儿,那个年轻伙计慌得不知所措,在饭馆里吃饭的其他客人以及饭馆掌柜都纷纷劝说林家立,林家立还是骂个不停。这时,林家立雇的一个年长的伙计也过来劝他。
那个年长的伙计名叫陆秋生,他在林家当了几十年的伙计,曾跟随林家立的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林家立的父亲生前很器重他。
陆秋生刚劝了两句,林家立又猛拍了一下桌子,转而骂起了陆秋生,说陆秋生上下不分,忘了自己只是个伙计。其他伙计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林家立,如果林家立不道歉,他们就立即辞工,不再做这受尽窝囊气的伙计了。
林家立说什么也不道歉,最后伙计们愤然辞工。林家立满不在乎地想:辞工就辞工,我在这小镇上雇几个人,不照样能把我的马车赶到泾县县城吗?
林家立走出饭馆想去街上雇人,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一下子慌了神儿。马车上没盖雨布,如果那些山货淋了雨,便会发霉、变质,那就卖不出去了。
本来,如果伙计们没有辞工,他们肯定会及时地盖上雨布,而眼下林家立孤身一人根本做不来这些。情急之下,他大声喊了起来,想让饭馆里的伙计、客人帮他盖雨布,可他们不喜欢张狂的林家立,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手帮忙。无奈之下,林家立只得亲自动手盖雨布,但因他没有干过这些杂活,而且雨大风大,所以手忙脚乱一番后,那些山货还是被雨水淋了个透湿—他大赚一笔的希望彻底泡汤了。
回到泾县,林家立没敢进县城,而是回到了琴河镇—山货没了,而且欠着五百两银子,他哪儿敢去见周老板?
这天,林家立正在家中苦苦思索着解决危机的办法,周老板忽然走了进来,“啪”的一声将一张纸片拍在了桌子上。林家立一看,正是他所立下的那张字据。
原来,周老板见林家立迟迟不运来山货,便派人打听起了原因,这才得知林家立的山货都被淋湿了,于是他便带着字据向林家立讨债来了。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minjian/244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