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紫芯木钟》内容如下:
一大清早,方振便来到了知府衙门,火急火燎地要见知府大人。
知府姓方,名茂申。方茂申为官清明,克己奉公,是个难得的好官。可当下宦官当道,九千岁魏忠贤只手遮天把控朝政,其党羽遍布全国啃食着大明江山,百姓苦不堪言,怨声四起。
方知府见国势渐衰,直言上谏,写了一封奏折,前几日已让人送去了京城。
方知府见方大善人大清早来访,有些好奇,听方振之言屏退了左右,才听方振惊声道:“大人!您祸事将至啊!”
一大清早听到这话任谁也高兴不起来,可方振是这州府出了名的大善人,方知府只好耐着性子问道:“方员外此话何意?”
“大人前日是否送了折子进京?”料到知府如此反应,方振直言问道。
此话一出,方知府面露惊容:“你如何得知?”
要知道那是密折,就连自己身边最亲信的佐官都不知道这事,方振只是个生意人,为何会知道?
只听方振又道:“折子是弹劾魏忠贤的?”
方振之言如惊雷,方知府立身而起,满脸惊诧地盯着方振。
“大人想为民除奸,方振佩服大人。却不知那弹劾奏折已经落在了魏忠贤手里,那阉贼已经下令罢免知府大人官职,并……”方振已经无法顾及知府多变的神色,落下了最后3个字:“诛九族!”
客厅之中一时间静得可怕,消息来得太过突然,太过离奇。
“你是怎么知道的?”方茂申稳了稳心神问道。
“不瞒大人,草民府中有一座木钟,是草民爷爷用千年树心所制。昨夜三更木钟开口,将这事告知了草民。”眼见清官将受难,方振一五一十说出了实情。
言罢见知府面露疑色,方振继续道,“草民知道这事过于荒诞,但此事千真万确,不然草民这个生意人,如何得知如此机密要事?”
“世间之事无奇不有!”方知府长叹了一声道:“那神钟还说了什么?你与本官说说。”
“此时那魏忠贤的人已经出京,大人赶紧带上家眷往西南方向逃,可避过此难!”见方知府信了几分,方振连忙道。
“我乃朝廷命官,怎可逃走?”
“如今这世道阉贼当道,想当年草民也是举人,却被昏官诬陷,皇上竟查也不查便下旨罢了我的功名,还将我全家流放充军。若大人不逃,岂不让那阉贼得逞?大人妻儿老小岂不无辜送了性命?”
方茂申踱步思索了一阵,对着方振拜谢道:“救命之恩,日后必报!”
当日中午,方府商队便浩浩荡荡出了城,据说是运送货物去福州。隔日来了一队人马,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府衙,此时却已人去屋空。
方振庆幸自己听了木钟之言帮了方知府,可奇怪的是自那日之后,这木钟便再也没有说过话了。
不过几年光景,皇帝驾崩,明熹宗之弟朱由检登基,魏忠贤倒台。崇祯皇帝虽励精图治以求稳住江山,奈何天不遂人愿,李自成起义,天下动荡。
战乱频频,受苦的还是百姓,此时的台州府倭寇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府都自身难保,哪还顾得上百姓死活?无奈之下,方振放弃了打拼多年的家业,举族迁往了扬州。
社会动荡,生意难做,家族逐渐没落。此时的方振心灰意冷,也再无心打拼,幸好带来的财物足够一家人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李自成攻进了皇宫坐上了龙椅,朱元璋打拼下的大明江山至此画上了句号。正当百姓以为战乱过去,新的朝代已经到来时,事情却没有就此完结……
这天晚上,两鬓斑白的方振不知为什么怎么也睡不着,便起身走到自家小院透透气,仰望皓月不由长叹,事隔多年沧海桑田,那晚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铛……铛……”突然,他的耳边再次响起了那久违的钟声。他深知木钟是神物,便如当初父亲那般将其供在了祖先灵位面前,此时听到熟悉的钟声,拔腿就往灵堂跑去。
“木钟木钟,是你吗?”眼前的木钟早已祛了灰尘污渍,光华如初。
“是我。”木钟传出声音。
“这么多年了,你怎么到现在才说话?”
“当年我泄漏天机灵气耗尽,修养到现在才恢复过来。”木钟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有很多话想问你。”方振了然道。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听我一一道来……”
原来,当年那千年榆树修炼成精却没躲过天劫,剩余的精力化成树心却被皇宫工匠做成了物件。那老匠人用余料做的木钟沾染了老人的淳朴之心,又遇到方振幼时贪玩划伤了手,将一滴血水滴到了木钟上,树心凭着那滴鲜血恢复了生气,修养多年才在那晚开口说话。
“皇宫之人无心,纵是再精美的物件也是凡物。我有了你爷爷的淳朴之心,又得了你的赤子之心,才能继续修炼,与你说话呀。”
“那你今日唤我有何事?”
“明日你们就出发,离开扬州,逃得越远越好!”木钟的声音很急切,夹杂着一丝无奈与凄凉。
“什么?!”方振闻言大惊失色,再要询问原由,只见那木钟“咔”的一声碎成了数瓣……
翌日,方振带着家人离开了扬州,至此不知去向。没过多久清军入关,扬州屠城…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minjian/17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