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院禁约碑》内容如下:
万历皇帝突然面色大变,斥责道:“大胆!堂堂朝廷一品官员,竟去欣赏朝廷命犯的拙诗劣词,成何体统!”
叶向高再次跪下:“皇上息怒!据微臣所知,易三才饱读诗书,为官清廉,忠于朝廷,绝非谋反叛逆之人……”
接下来,叶向高向万历皇帝述说了“殴差案”的经过。万历皇帝听后,怒气消了大半,扫了叶向高一眼,警觉地说:“爱卿如此了解案情,莫非易三才跟爱卿有什么瓜葛不成?”
叶向高赶紧摆了摆手:“不不,微臣只是爱才惜才,跟易三才绝不沾亲带故。皇上可能忘了,这个易三才绝非常人,他这名字啊,可是有来头。”
易三才多才多艺,曾是京城“名人”:一是诗词写得好,他的诗词气势恢宏,忧国忧民,好评如潮;二是水墨山水画画得好,笔精墨妙,出神入化,让人回味无穷;三是棋艺精湛,据说跟他下象棋,除了皇上,没人能赢他。正是这三项才能,官员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易三才”,其实他本名叫易银鹏。
但易三才有才,却也孤傲、清高,不肯向权势低头。多年前,他进京参加殿试,考中进士,此时中榜者纷纷找吏部尚书“联络感情”,易三才却不肯去,结果被派往远离京城的青山县任知县,在青山县又得罪了户部侍郎,几年后又被调往更加偏僻贫穷的内乡县任职。
万历皇帝当然记得易三才,他还真跟易三才下过几盘棋呢,对易三才的棋艺是发自心底的佩服。沉思片刻,万历皇帝微笑着说:“依爱卿之意,朕该如何处理此案?”
叶向高低头道:“皇上是明君,自有决断,微臣不敢妄言。”
万历皇帝嗔怪道:“你呀,就爱耍滑头,关键时刻不肯替朕分忧。”
再说易三才,被押解进京后,一直关在大牢。负责办理此案的刑部尚书郎接受了户部侍郎的贿赂,因而对易三才只是象征性地提审了几次,就很快结了案。这天,易三才被押赴刑场,正当刽子手举刀欲砍时,叶向高带人赶到,随行的太监当即宣读了圣旨:“易三才聚众造反一案,查无实据,即日起官复原职。”
叶向高明明没答应救人,为何又暗中救了易三才?原来,叶向高不但才识渊博,而且阅人无数,为人精明。他知道,自己身边或许就有六部官员甚至皇上安插的亲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在救人这件事上故意口是心非,让身边的人看不出一点破绽。后来,叶向高借病迟迟不去上朝,终于“引来”万历皇帝。当万历皇帝了解到案件的真相后,马上令刑部的另一名官员暗查此案,最终真相水落石出,易三才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离京前,易三才前去拜访叶向高,向他表达谢意。叶向高拍了拍易三才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有些事是说了不做,有些事是做了不说……好了,易大人劫后重生,洪福齐天,回去后履职尽责,好好做官。”
回到内乡,易三才再次走马上任,那个来内乡履职一年多的新知县被调往他县任职。
这天,县衙大门外突然贴出一张告示,说易知县积劳成疾,久治不愈,身体极度虚弱,即日起暂停受理公务。没多久,又有小道消息传遍大街小巷,说易知县得了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
消息传出后没几天,一天深夜,一个黑影越过墙头,悄悄潜入易三才的卧室。易三才惊问:“谁?”来者轻声说:“叔父,是我。”
易三才一看,是易致远。易致远在京城被叶向高赶走后,一直惦记着叔父的安危,后来听说叔父官复原职,这才放下心来。但他深知,自己是朝廷要犯,罪不可赦,即使叔父再做知县,可官小权微,同样救不了他的命。几天前,他从传言中得知叔父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便冒险前来,希望在叔父临终前再见上一面。
听完易致远的话,易三才连连叹气,劝他投案自首,兴许能保住一条性命。但易致远死活不肯答应。见他如此固执,易三才啪地拍了一下桌子:“来人,将这朝廷要犯拿下!”
话音刚落,埋伏在屋内的几个衙役立即冲过来将易致远控制住了。
原来,易三才的病是装出来的。他知道,易致远潜逃在外,终究不是办法,一旦被缉捕归案,生还几率极小。他想劝易致远投案自首,但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他呢?左思右想后,易三才决定采用装病的方法引易致远上钩,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minjian/148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