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茱萸案》内容如下:
一、
九九重阳。洛阳城外,老君山。
此山为八百里伏牛山主峰,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皇帝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
从昨日起,老君山上的老君庙便香客盈门,香火鼎盛。远远望去,山道逶迤,出游赏菊、登高赏秋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蔚为大观。
栾川人氏陈昆便夹杂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群之中。年届不惑的他早已没了年轻人的那股子冲劲儿,好在常年的田间劳作令陈昆的体力尚可。他不时地走走停停,极目远眺,享受这秋高气爽的美景。
不经意间,一个身影映入陈昆的眼帘。此人一身解甲军士打扮,头戴幞头,身穿脏兮兮的圆领袍,胡子拉碴,皮肤黧黑,脸上有两处醒目的刀疤,但那双眼睛,明澈一如当初。难道是他?真的是他?一股难以名状的心绪涌上陈昆的心头,在这芸芸众生里,他竟然还能再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
神龙三年(707年),皇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史称“景龙政变”),诛杀权臣武三思父子,兵锋直指其父(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兵败后潜逃。中宗皇帝下令清剿余党,叛军溃败途中强征兵丁。其时,陈昆的二弟陈季前往村口打水,被叛军掳走,从此音讯全无。
十年过去了,兄弟俩动如参商,未再相见。有人说陈季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也有人说陈季投降后被发配边疆,生死未卜。自父母去世后,陈昆更加思念二弟,他坚信陈季还活着,也曾托人四处寻觅,可始终没有结果。
眼下,三十丈开外,那个在登山人群中时隐时现的身影不正是他日夜思念的二弟陈季吗?没错,做兄长的不会看错!
“二弟!”陈昆激动地大喊起来,他拨开人群,奋力追上目标,“二弟,你还认得我吗?我是你大哥陈昆!这么多年你都去哪儿了?爹娘过世,你为何没回来看一眼……”
“老兄,你认错人了吧?你姓陈,我姓何,我不是你二弟。”那人面无表情地说。
“你姓何?不,你姓陈,你叫陈季。”
“在下何郎,真的不姓陈。这青天白日的,我又何苦骗你?”那人笑了一下,脸上的刀疤触目惊心。
望着何郎远去的背影,陈昆发誓要盯住他,查清楚他的身份。
二、
何郎也是独自一人登山。在他四周簇拥着无数陌生人,可他全然不在意,我行我素地登上山顶,进庙烧香,叩拜太上老君。半道上,何郎摘了一串茱萸插在幞头上。“插茱萸”是重阳风俗,可避疫消灾。陈昆也如法炮制,摘了一大串茱萸插在头上,他灰白色的头发束以葛巾,那串红果茱萸插在上面,分外醒目。
陈昆一路尾随,暗中观察,就这样走走停停,上山下山,大半天的工夫,已然忘却了那点儿犹疑,心中只有一个执念,那便是必须让何郎亲口承认他是陈季。
天擦黑的时候,何郎来到山脚下一间客栈,掏出“过所”(身份证明),向掌柜的要了一间便宜的人字号客房。按照《千字文》“天地玄黄”的文字排序,天下所有客栈都将“天字号”作为最高等级的客房,“地字号”次之,“人字号”当然更次之。这家客栈不大,是个夫妻店。掌柜姓王,负责登记店簿、引领客人、收钱管账等。王掌柜的老婆,自称王嫂,负责烧火做饭、打扫客房等杂事。除了他俩,店里唯一的活物便是院门口拴着的一条大黑狗。王掌柜将何郎领到二楼东侧的人字一号房。陈昆躲在院外观望,并不着急进去,唯恐何郎住下后又出门,与他撞见。
不多久,两个官军押着一个黥面罪犯走进客栈,要求安排一间最大的客房。王掌柜说,二楼“地字一号”便是最大的客房,足够住下三五人。官军拿出官符,声称公干,催促王掌柜快点儿登记,再送些酒菜吃食,烧些热水烫脚,不可怠慢。王掌柜应允着,见他们头上没插茱萸,还好心地问要不要给他们弄些茱萸。其中一位官军挥手道:“不要,要那作甚!什么玩意儿也不如爷手里的钢刀驱鬼辟邪。”王掌柜赔着笑,点头称是。
掌灯之后,见何郎没有出来,陈昆这才放心地走进客栈,向掌柜要人字二号房。此房就在何郎隔壁,方便探听虚实。王掌柜却说此房已被包了,可安排人字三号房。
“怎么可能?我一直在门外看着,你何时安排别人住了人字二号房?”陈昆听说心仪的客房没了,不由得着急道。
“客官,此房确实被一对晋商父子包下了,他们一大早经过小店,便给了定金。”王掌柜解释道。
陈昆无话可说,只得答应住人字三号房。
客栈提供吃食,但需额外花钱。陈昆不知道还要尾随何郎多久,身上那点儿钱得省着点儿花,索性躲进房间,关上门,从怀里掏出午餐吃剩的烧饼,就着凉水吃了下去。
吃完烧饼,陈昆有些倦意,躺在床上睡得迷迷糊糊,忽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似乎有两个年轻后生说说笑笑,还伴随着踩踏楼梯声。窗外火光闪过,那是王掌柜举着油灯给新客人引路。不久声音又从头顶上传来,看样子是两位有钱的公子哥,住了三楼最高级的天字一号房和天字二号房。陈昆苦笑一声,翻身继续睡。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minjian/1430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