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故乡古人四题》内容如下:
一帘烛光
宋僖少年时就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他喜欢长时间沉浸在书中,吃饭了,也要母亲一次次呼唤,甚至忘了睡眠。他的窗帘,深夜还映着一方烛光。
宋僖,字无逸,长大了,他号庸庵,也号庸轩。
他有个书痴的绰号。少年时尚可,但成人了,靠什么维持生计?父亲试图夺志——拗一拗他的执着,就替他谋了一个收税的小官职。
宋僖没干多久就辞职了,还愁眉苦脸地向父亲哭诉,说:“我实在没兴趣呀。”父亲说:“没出息,做官像上刑具。”
宋僖拜着名学者杨维桢为老师,习到了写诗赋的技巧,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光。父亲给他泼凉水:“写诗能当饭吃?!”激将他说,“你一肚子学问,有本事参加科举考试,那才是正道。”
科举考试,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元至正十年(1350),宋僖考中江浙副榜(即在录取的举人正榜之外,选若干人列为副榜)。宋僖为落榜生中优秀者,补任他为繁昌县教谕。
宋僖说:“我的学问可能对接不上科举那个套路。”父亲说:“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
宋僖做了19天的教谕,就辞职回家,整理出自己的书房,题名“庸轩”,还追加了一个号:“庸庵”。
当时,各地动荡不安,战火蔓延。宋僖更失却了为元朝做官的意愿,一个书生,不能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家境贫穷,他就招收学生,传授学问,也能维持生活的必要开支。
明朝崛起。宋僖被朝廷征召,修《元史》《外国传》。尤其是外国那一部分,均出自他之手笔。他的兴趣终于发挥了作用。父亲来信中,有一句:“哪个朝代都需要有学问的人,你难得有了学问和职业一致的机会,要稍安勿躁。”
修志圆满完成。朝廷重用他,称赞他怀有审察辨识人才的能力,让他这位没有考中举人的人主持举人的考试——福建乡试。
父亲也为有这样一个“光宗耀祖”的儿子自豪。在家乡余姚,邻居指责自己疏于学习的孩子,就会以宋僖为表率:“你看人家宋僖多有出息。”
翌年,宋僖突然辞职还乡。父亲大惑不解:“做得好好的,你又不干了,做官怎么能没有耐性!”
宋僖不喜科举考试的弊端,不能忍受其中的“黑暗”。他正式向父亲宣告:“这么多年,作为儿子,该满足你的心愿,我已满足了你,也算尽了孝。现在,我活到这个年纪了,实在应该做我自己感兴趣的事了,请父亲大人放手吧。”父亲愣了片刻,起身离开。那姿态,似乎儿子已“无可救药”。
宋僖的“庸轩”都是书。他静心钻研儒家的各种学派,比如濂溪周敦颐的儒家学说,洛阳程颢、程颐的儒家学说,等等,博采众长,找到自己。他的诗,境界清明高远;他的文,表达缜密适度。晚年,着有《庸庵集》。
宋僖自断仕途起,父亲从此沉默了,即便父子相遇,也是客气地点点头。父亲时常失眠,在院中散步,尽可能不发出声响,只是久久地望着“庸轩斋”那扇明亮的窗户——仿佛那是宋僖之眼。
一夜灯亮
明代景泰七年(1456),李居义考中进士。被授予四川剑州县学正,主持云南乡试,入住驿站。
驿站是专供传递官方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住宿的地方,也接待来往上任或卸任的官员,但不对外开放。李居义入住驿站,只图清静。
李居义发现,临窗的街上,时不时有人仰脸观望,还指指戳戳,不像是好奇。似乎驿站的楼上有他们感兴趣的人物。
夜幕降临,便响起叩门声。驿站内部的人传报或引荐,说是有人求见李居义大人。
来者放下礼物(多为云南土特产)或拿出银子(黄绸包着)。
只言片语里,李居义判断来者是想给考生疏通关节,好不容易托了李居义身边的人。
李居义命令将来者一律驱逐出去,说:“这里是驿站,不是茶馆。”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来者显然执着。有的还有背景,呈上帖子,有李居义知道的大官的推荐信。
李居义唤来掌管驿站的官吏,说:“怎么能随便放人进来,再这样下去,你这就不是驿站,而成了市集了。”
还是有人打着来头更大的人的幌子来求见。驿站的官吏陪同,隔着门,表示“我也很无奈”。似乎每个来者均有理由让“你不得不见”。李居义闭门谢客,索性熄灯,说:“我要休息了。”
夜深,走廊静了,街上静了。李居义难以入眠。他觉得总有目光从暗处窥视着他的窗户。上任前,他闻知科举考试有一股不能见阳光的风气——通关节、走后门盛行。多位主考官被“风”吹倒,而自己正站在“风口”上。
于是,他起身,掌灯。兴至挥毫,题诗:分付夜金休进说,老夫端不认颜标。
第二天清晨,他唤来驿站的官吏。
官吏说:“李大人,你亮了一夜灯。”
李居义毫无倦色,说:“你看看上面的字。”
官吏念着两句诗,说:“好字,颜真卿的真传,大人一夜成就了这两句?大人自谦,可为何‘不认颜标?”
李居义笑了,解释其中的典故。唐朝时,颜标参加科举考试,因为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主考官有意提携颜标,给颜标私授了关节——要他在考卷上做个记号,可惜,阴差阳错,主考官认错了卷子。
李居义说:“一夜不得安宁呀,你和你的下属也凑热闹,替人提供方便,引荐,说情,忙得不亦乐乎。”
官吏说:“我也不想这样做,却不得不做,谁都得罪不起呀。想讨好两头,最终,两头不讨好,幸亏大人有大量。”
李居义说:“看来,我俩有个共同之处,都如履薄冰,我也不难为你,现在,你把这个挂出去。”
题诗悬挂在驿站楼上的正上方。不久,云南省棘院(试院)引用这两句诗,凿刻在院门额上。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minjian/1205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