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第一次放山》内容如下:
金龙顶子后岗的棒槌可多了,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知道。每到挖参季节,人们都成群结伙地从四面八方来这里放山。
这一年,挖参的季节又到了,老张头带着他十八岁的儿子山宝,背着小米和挖参工具进了山,在一个向阳傍水的地方,搭起了马架子,支上锅灶,住下来。
老张头六十多岁了,花白的胡须,紫红色的脸膛,精神充沛,挖参可在行呢,经验就甭提有多少了。山宝是老张头四十五六岁上得的儿子,还是第一次随他爹进山挖参,有一点点挖棒槌的知识,还是他爹平常讲给他的。
爷俩住下了,山宝开始烧火做饭,老张头拿了把砍刀,到马架子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看看情况。忽然有一只棒槌鸟唱着歌飞过头顶,老张头抬头向棒槌鸟飞来的方向望着,琢磨着,不时点头,好像在棒槌鸟飞姿及歌唱中发现了什么似的,急忙返回马架子,在河沟边的一块卧牛石上蘸着水磨起了砍刀。
山宝做好了饭,喊道:“爹,饭好了,快来吃吧。”
老张头没吱声,用右手拇指试了试砍刀的刃,随手拽了一把草叶,擦去浆水,走进了马架子。
老张头接过儿子山宝递过来的碗、筷和勺子,先敬了山神和土地神,然后才和山宝匆匆忙忙地吃饭。
饭后,老张头神秘地、满有把握地对儿子说:“山宝,刚才我到小南山看了看,猛然一只棒槌鸟从头上飞过,我发现这只棒槌鸟是从大棒槌那里飞来的,这岗上可能有大山货,咱爷俩也别瞅着了,马上就到岗子上去找大棒槌吧。”
山宝一听他爹说这里有大棒槌,心里想,第一次放山就能挖个大山货可真带劲,心里真是乐啊!急忙收拾了家伙,拿上索拨棍和参钎子,就随他爹到岗上找大棒槌去了。直到日头落下山,才一无所获地走回马架子。
第二天,爷俩一大早就着露水又去寻找,直到日头落了山,还是一无所获地走回马架子。
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不但没有挖着大棒槌,就是连一苗不成材的小棒槌也没有看见。吃的东西也快用尽了。
爷俩躺在炕上嘀咕开了,山宝说:“爹,明天早上,咱们回家吧。”
老张头没吱声,不过心里也在寻思:“回不回家呢?难道是我看错了,这里真的没有?不能!看这里的样子,一定能有大山货。”于是对儿子说:“不能回家,这里保准有大山货。就是饿几天肚子,也一定要把这个大山货得到。”
第二天一大早,山宝又跟他爹去找大棒槌了。
到了半山腰,老张头站住脚,回身对山宝说:“你从这边上去,我在那边走。到岗顶上那棵老桦树下会齐。”
于是,爷俩各拿一条索拨棍子,分道寻找大棒槌去了。
不说老张头如何找法,单讲讲山宝这边的事。日头出来老高了,离老桦树还有挺远呢,山宝被露水打湿的衣服紧贴在身上,边走边用索拨棍拨着草,用心地寻找着人参。他走着、找着,找着、走着,走上个小山头,从他右边过来一个人,把山宝吓了一跳。只见那人头上插着一朵红花,原来是一个年轻的漂亮姑娘。
山宝不好意思地把头一低,让过这个姑娘,便又往前走去。山宝到了山顶的桦树下,已是中午了,他爹早就在那里等他呢。
爷俩吃着干粮。老张头忽然发现山宝好像在想什么,想要问一问。山宝一抬头,眼光正好与他爹的眼光碰到一块儿了,寻思他爹看出了他在想什么,不觉脸一红,问道:“爹,这山里有人吗?”
老张头边嚼着干粮,边答道:“除了岗那边有几个同行,这边就咱爷俩,再没有别人,你看到人了?”
“嗯,”山宝低着头说,“我在下边小山头那儿看见一个姑娘……”
“真的?她是什么样的穿戴?”
山宝把他看见的情况说了一遍,老张头不听则罢,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拍大腿,说:“糟了,一定是苗大山货走了……你怎么没把她抱住?唉!”
说完,起身和山宝一起回到马架子。
“唉,咱爷俩没有财命。好了,快收拾回家吧。”老张头边说边动手收拾东西。
“爹,天都快黑了,还走吗?”
“走,不走还在这儿干什么?”
山宝只好背着东西和他爹一起往山下走去。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minjian/1100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