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衍淮日记中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内容如下:
刘半农在科考团出发之前要求气象生“把所见所闻都要详细记录下来”的嘱托,被李宪之记了一辈子,现在也从刘衍淮的西北考察日记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有些事当时看可能没什么用处,以后却可能有大用处”的教导,确实在九十多年后得以应验。
在西北科学考察中,刘衍淮承担了气象观测生的角色,因此他的日记首先是一份工作日志,为我们展示了西北科学考察中气象观测的方方面面。同时,大量属于科考团内的工作细节,也都因为刘衍淮日记的出现,而变得丰富起来。
如关于气象站的设置和配备人员,在到达迪化以前的日记中多次提及,最后确定的葱都尔、迪化、库车、菇(若)羌4个地点以及人员情况,其实多有根据当时社会形势作出调整的结果。
如刘衍淮提及考察开始,他们需要接受打预防针以免遇到流行病的侵袭,可见作为一个科考团,其卫生意识也已经非常现代。他记录从库车回到乌鲁木齐,就看到了俄国建筑设计师为科考团设计的博物院图纸以及筹款建设方案,也表现了科考团当时已有了在新疆建设现代博物馆的长远计划。日记里还多次记录与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所联系的信息,可见边疆地区的气象观测为国民政府所重视的情形,以及西北科考团考察资源共享的理念。
又如,日记中写他们留学德国其实是个意外,本来的设想是回国,因为战争,通过西伯利亚回国的中长铁路暂时不能开通,袁复礼、黄文弼等选择了延期考察,等候时机;而求学期间的李宪之和刘衍淮,则不得不选择西行赴德留学——因为在西北考察期间的优秀表现,斯文·赫定和郝德早就承诺做他们攻读柏林大学的热心推荐人;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虽然恶化,新疆地区却享有特别的交流政策,他们方能经由苏联前往德国——这些大时代背景下的考察细节,都在1929年10月刘衍淮到达迪化之后的日记中得以充分展现。
科考团中外团员的关系,是后来的研究史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黄文弼日记开篇就提及中国团员的西北考察,负有双重使命,说明考察中需要提防外国成员有损中国利益的行为;而中国团员为外人所看不起,因此在逆境中奋发,也一直是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事实上,通过刘衍淮的考察记,真实细节里的中外合作却更多地充满了“命运共同体”下双方的真诚友谊与和谐交流。
在科考团的考察进程中,也确实有一些摩擦,如外国团员拍摄“声调鄙俗,令人肉麻”的地方戏曲、过度惩罚偷盗团队骆驼的中国驼夫、绘制违反条约的五万分之一地图等,刘衍淮总是第一个发现,并告知中方团长应该予以阻止。
刘衍淮的日记也记录了中外团员之间的陌生和距离感,如他提及摄影师李伯冷:“李与人寡谈笑,少接触,他不和我问讯,我也就当然不睬他。”但到后来,所有团员却互相帮助而不分彼此。如经过葱都尔双十节的庆典活动,刘衍淮的热心公益受到交口称道,李伯冷主动表示在工作照之外为刘衍淮摄下了额济纳深秋背景下的个人照片作为奖励。刘衍淮的日记也真诚地感谢特别提携中国学生的德国同行,如记录德国团员齐白满的“有求必应”:“我和齐要点方格纸,他给了一小本,有四十多片。老齐是外国人中最‘好的,平常我们多号以’老好子,他之好,不仅为外人冠,在中国诸人中亦找不出,‘有求必应,有时是不求就问,我们自到包头而后,就已经领会了他的’好了,并且我和他相处的时候甚久,对我尤好。”
刘衍淮后来与外国团员都成为相知的朋友,如与他一起在库车观测气象的搭档华志,在途中病了,把刘衍淮视为知己,说了许多自己的身世和感伤之言。考察途中的气象指导老师郝德,更是成为刘衍淮的学术引路人,不仅引荐他和李宪之去了柏林大学攻读博士,从刘衍淮后来的记录中可知,他们还成为终身的师友。1969年,晚年的刘衍淮应洪堡基金会的邀请访问德国时,还专门去访问了“四十余年前西北科学考查团德籍友人郝德博士”。
在科考团的集体活动中,外国团员一些无形的身教,也促进了刘衍淮的心智成长。如他参加德国团员在夜间的聚会、唱歌,感叹说:“看德人唱歌、唱诗,多德国关系国家问题的歌,如《德意志高于一切》《守卫莱茵》两首歌名之流,悲极壮极,那些德人唱到慨切的地方,真教人战栗恐怖,都是警告德人爱国的国歌,德国的民气可见一斑。这些在异域工作期中尚能如此,其在本国之德民气,亦可想见一斑。”
凡此种种细节,都体现了中国西北科考团团结合作、互相砥砺的主旋律。这种合作的精神,尤其是在我们今天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更有着教科书般的参考价值。
(摘自商务印书馆《丝路风云: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1927-1930)》 作者:刘衍淮)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82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