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曹操的用人之道》内容如下:
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但问题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那么,曹操用人之道的“道”是什么,他又为什么能够掌握“道”呢?
曹操发展初期最重要的几位智士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几乎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最先是荀彧从袁绍那里跑了过去,时间是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当时荀彧只有二十九岁。
《三国志·荀彧传》说,荀彧出走的原因,是他发现袁绍成不了大业(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就投奔了当时还只是东郡太守的曹操。曹操得到了荀彧,喜出望外,说这就是我的张良啊(吾之子房也)!
曹操要荀彧再推荐一些人才,问他“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便推荐了荀攸、钟繇和郭嘉。《三国志·荀攸传》说,当时荀攸因赴四川道阻,闲在荆州。曹操就给荀攸写信,说现在天下大乱,正是有劳智慧阿之士费心的时候。先生袖手旁观,不觉得太久了一点吗?荀攸便立即来到曹操身边。曹操大喜,说我有公达先生帮忙,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吗?
程昱的到来也很有趣。《三国志·程昱传》说,当时,兖州刺史刘岱请他当骑都尉,程昱说自己有病。等到曹操来到兖州,请他出山时,他一叫就到。他的同乡看不懂,说你怎么前后判若两人?程昱只是笑,不回答。郭嘉却实话实说。
据《三国志·郭嘉传》,郭嘉曾对袁绍的谋士辛评和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谈了一次话,内容是“论天下事”,结果双方都喜出望外。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从曹操那里出来,也大喜过望地说:“真吾主也。”这一年,郭嘉二十七岁。
郭嘉的话包括了三层意思。第一,一个聪明人,尤其是一个准备做谋士的人,一定要为自己选一个好老板(智者审于量主)。
第二,袁绍不是一个好老板,因为他不会用人。袁绍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也曾经学着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但他只学到了皮毛(徒效周公之下士),没有学到精髓(未知用人之机)。他自己也缺乏统帅之才,思绪纷繁又不得要领(多端寡要),喜欢谋划又没有决断(好谋无决),跟着他是没有前途的(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事实证明郭嘉的判断并不错。袁绍虽然聚集了不少人才,但结果是走的走,散的散,死的死,叛的叛。剩下的几个则搞分裂,一派拥护袁谭,一派拥护袁尚,萧墙祸起,自相残杀,最后同归于尽。
至于郭嘉的第三层意思,不说大家也明白:曹操是个好老板(真吾主也),因此必须去袁归曹。
那么,曹操又怎么是个好老板呢?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三国志》在评价曹操的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所谓“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就是“招降纳叛,尽释前嫌”;而所谓“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则可谓“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荀彧的说法是“明达不拘,唯才所宜”;郭嘉的说法是“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和陈寿的说法意思一样。
“唯才所宜”是很重要的。因为所谓“知人善任”,其实包括三个内容: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知道他们是哪个方面或哪种类型的人才,知道把他们放在哪个位置上最合适。也就是说,知人善任,一要能知,二要善任。曹操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崔琰、毛玠清廉正派,曹操就让他们选拔官吏;枣祗(音之)、任峻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负责屯田。
这一点,就连对曹操极为不屑的宋朝人洪迈,也给予很高评价,说是“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容斋随笔》),而且由此得出结论:曹操的成功,决非侥幸(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这一条,原本就是用人的原则,历史上会用人的人几乎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曹操,却尤为重要。
首先,曹操所处的是一个乱世。乱世的特点,就是人心浮动,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和信任。用曹操的话说,就是“上下相疑之秋也”。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2872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