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杨万里的“请托信”》内容如下:
在士大夫政治体制下,宋代士大夫为了保证精英治国,并防止官满为患,精心设计了官僚选拔制度。士人入仕后,首先成为选人,在选人七阶内循资、磨勘、考课,在当时人所说的“选海”之中翻滚,论资排辈,耗时费日。在此期间,选人必须忍气吞声,小心翼翼,接受地位与待遇低下的现实。对于选人来说,做到这些还不困难,此时的命运主要在自己手中把握。但脱离选海,升迁为京官,则犹如鲤鱼跃龙门,十分艰难,需要好风凭借力。
宋朝制度规定,选人改升京官需要有五份荐举信。这五份荐举信并不是随便找个官僚就可以写的,其中的三份必须要由选人直接主管的顶头上司来提供。有条件的五份荐举信是政府控制官员数量和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下层官员通往光明仕途的必经瓶颈。这样的制度设计无疑是理想的。不过,正如无菌状态只呈现于真空一样,理想的制度设计,一旦投放到实际政治运作之中,便会变形走样。
从杨万里为自己子嗣亲戚寻求荐举、斡旋改官的事实,可窥一斑以见全豹。
杨万里本人,可以说是在科举这条狭路上冲杀出的为数不多的幸运者之一。审视他的狭路奔波,22岁乡举失败,24岁再试,方得取解,但在25岁应试礼部,又名落孙山。不屈不挠,27岁再获乡解,遂于28岁以并不年轻的年龄终得登第。其间颇历曲折,备尝艰辛。是年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此时南宋尽管立国未满三十年,但仕途已显拥挤。
登第后,杨万里成为最低一级的选人左迪功郎,授以赣州司户参军。不过,由于僧多粥少,他还不能立即赴任,待阙两年后,方携父母与家人赴任。32岁时杨万里在赣州司户参军任满,被授以零陵县丞,又经历一年多归乡待阙后,再次携父母与家人赴任。
在零陵县丞任上,杨万里一直做到37岁。在此期间,杨万里十分幸运的是,结识了因贬谪居于永州的名臣张浚和他的儿子理学家张栻,从而得以师事张浚。此后政治形势逆转,高宗禅让,孝宗即位,起用主战派张浚出任宰相。大概张浚动用了其宰相的权力,以堂除的方式,将零陵县丞任满赴调的门人杨万里改秩左宣教郎,任命为临安府府学教授。从此,杨万里得以脱出选海,但生活上还一时未能摆脱贫困。
由于有过这种亲身经历,杨万里在官场具有一定的地位之后,便竭力提携帮助子嗣亲属尽早脱离选海。他为儿子、亲属或者门人请求破白、合尖等荐举状的书信,或是请求关照的书信,以及求得荐举状后的感谢信函,就达100多通。
对于并不太熟的人,杨万里要先去信套近乎,往往等到与对方有过两三次通信往复之后,方提出自己的请求。可以说为儿子、亲属或者门人请托,几乎成了杨万里晚年家居的主要事情之一。由于是写给不同的人,所以他为了省事,用的几乎都是同样的词语。晚年的杨万里,身体并不好,右臂麻痹,不能写字,就口述让儿子或女婿代笔。以晚年带病之身,写下几百封请托书信,也着实难为了他。
杨万里有着诗人的狂放,性格倔强。尽管如此,数百封书信的事实表明杨万里的不得已。三个儿子自不待言,其他人也不是与杨万里毫无关系。他们之中,有的是杨万里妻子的亲属,有的是杨万里儿子的亲属,还有就是利益相牵的乡党。
尽管杨万里已经退休家居,但几十年的为官生涯,特别是他曾经在淳熙十二年(1185)担任吏部郎中期间,应宰相王淮请求写下过《淳熙荐士录》,一口气提名推荐了60人。这些都成为杨万里退休后推荐子嗣亲属时可资利用的人情资源。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2622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