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人如何游学》内容如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古代,游学就是获取信息、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古代的游士,一边寄情山水,一边拜师访友,在游学中实践着“知行合一”。
孔子是游学鼻祖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55岁的孔子带着弟子们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游学,开启了中国古人游学之风。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足迹遍及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
游学不仅在现当代是高端消费,在古代同样是奢侈消费。这么多人一路上的食宿,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盘缠从何而来?
《论语·述而》有一句:“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是肉脯,束就是10条干肉。意思是说,只要主动送给我10条干肉的学生,我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句话表明,孔子招收学生会收取一定的学费。这些积少成多的学费,就是他外出游学的盘缠来源之一。
孔子在鲁国做官的年薪是“俸粟六万”,这是他的基本工资。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除基本工资,孔子还会得到一些赞助,如鲁国大夫季孙氏赠“小米1000钟”,就是对孔子学说表示赞赏的物质奖励。
靠着微薄的学费、固定的俸禄和别人的额外赞助,孔子带着盘缠开始周游列国。一路上读书问道,一边向诸侯国国君游说,推荐自己的学说;一边向学生开坛授课,广招门徒。游学途中,既有“两小儿辩日”的趣闻,又有“仁人廉士,穷改节乎”的思考。
孔子堪称中国游学的鼻祖,他践行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信条,沿途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将边游边学的游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科举前后要游学
与现在学生高考后游学放松有点类似,古代学子在科举考试前后,也会安排一场游学,只不过目的有所不同。前者是对十年寒窗苦读的奖励,后者是为功名利禄辞别父母,远游拜访名师。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都有丰富的游学经历。
游学在宋朝的士子中风靡一时,国子监、太学都是老师和学生爱去的游学之地。宋朝的私学,如果有一个知名老师,就是一个金字招牌,能招来许多游学士子。
地方官学有田地作为经济来源,专门设有游学者使用的宿舍。去好的官学,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交到朋友,住处也不用操心。
眉山人苏洵,27岁才在老婆的劝导下幡然醒悟,发奋读书。尽管天资聪颖,但他第二年匆匆忙忙应考,结果名落孙山。
经历了落第的打击,苏洵潜心教导两个儿子,还带着苏轼,苏辙到京师游学。在熟人的引荐下,他们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对方的赏识。
嘉二年(1057年),欧阳修担任主考官,苏轼、苏辙兄弟同榜及第,一炮而红。
像苏洵这样用心良苦的游学,大有人在。有的是真心求教,有人是给自己镀金,还有人想探听试题,或提前结下师生之缘,以便在朝堂守望相助。
清朝光绪帝师翁同,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会试中担任主考官。考前,他的老乡张謇带着好友刘可毅前来拜访。翁同欣赏张謇的才华,有心让其高中,谈天时反复念叨“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张謇对这句讨论时局的话不以为意,刘可毅却猜到了暗示的意味,遂将“统筹全局”答在卷中,成为这场考试的头名。
古人游学带点啥
古人游学会随身携带哪些东西?干粮当然必不可少,更有甚者,连锅灶一同带上。
徐霞客远游的时候带着生米,走到哪里就烧火煮饭,自力更生。他这一招,或许来源于孔子。
在那个第三产业并不发达的年代,孔子“穷游”还得自备粮食锅灶。60岁那年,孔子带着弟子去郑国,不料与弟子走失。
粮食锅灶都在弟子那里,孔子饥饿难耐,疲惫不堪。弟子们分头寻找,直到有个郑国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狗”。
找到孔子后,子贡将郑国人的嘲讽之语据实相告。孔子不以为意,反觉得很形象,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条,记载了战国时着名的论辩家苏秦远游的“装备”:“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负书担橐……”
由此可见,苏秦远游至少带了这些东西:御寒衣服,黑貂之裘:盘缠,黄金百斤;学习资料,书;收纳用具,橐(指口袋)。
没有银行卡和手机支付设备,古人不得不带上足够多的盘缠,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负重。
既然是游学,免不了一路上读书求学,写几篇读书笔记、旅行见闻。可先秦时候,书本都是笨重的竹简串连而成,这可比纸质书籍重多了。
如果没有马车或雇佣一个仆人,就只能自己肩挑背扛,把自己当驴使了。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2571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