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历史故事 >秦朝的货币危机

历史故事《秦朝的货币危机》

栏目:历史故事|日期:2023-12-08|来源:读者|作者:香帅|阅读:手机阅读

历史故事《秦朝的货币危机》内容如下:

很多社会现象背后,其实都有货币的影子。比如,秦朝的灭亡就和始皇帝的货币统一举措有着微妙而密切的联系。

在讲秦朝的货币危机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个关于货币和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货币的数量决定社会分工的水平。

乍一听,这句话的逻辑很跳跃。经济增长可以等同为社会分工的进步,分工水平越高,越专业细化,意味着经济越发达,它和货币数量之间并无关联。但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社会分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而市场交换必须依靠货币实现。货币之于市场,就像农田需要的水。鱼米之乡肯定雨水充足,缺水的大都是贫瘠之地。同样的道理,货币匮缺,就是市场的旱灾,很多商品生产无法进入交换体系,社会分工就会倒退,经济发展水平也会下降,甚至引发萧条。

秦朝灭亡之前,整个社会就处于货币极度匮缺的状态。

统一六国后,始皇帝面对着辽阔的疆域,信心满满。为了实现帝国的千秋伟业,他很快开始了对货币的强力统一进程,将铸币权收归国家,禁止地方和私人铸币,又以黄金和铜钱为法定货币,废除了原来六国使用的布币、刀币、铜贝等,还规定了货币的制式。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战国时期的金属开采、冶炼技术不够发达,各个国家分而治之,各国朝廷也很难垄断货币发行。所以各国都允许民间铸币,让市场力量调节货币发行数量。这个时候,尽管市场上的货币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但货币数量是充足的,市场交换和社会分工也在快速发展。秦统一六国之后,市场规模扩大,这本来是重大利好,市场经济水平会提高,分工也会更精细。

但问题在于,这个利好是有前提的,市场交换规模扩大,对货币的需求也快速上升,所以必须加大货币供应量,否则就容易出现“钱荒”,导致经济萧条。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先决条件,是铸币水平得跟上。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军事国家,秦朝的金属开采、冶炼水平不高,官方铸币供应量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始皇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大手一挥,决定以官办的“秦半两”作为唯一法定货币,毫不留情地禁止民间铸币。

所以秦朝出现的情况是,一方面货币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货币供给量大减——就像要灌溉的农田多了,水闸却被调到最小挡——结果很容易想象,没有货币,很多商品只能退出市场交换体系,百姓可买的商品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少,国家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老百姓没钱了,政府收不到税,财政收入减少,而支出却一天天增加。怎么办?只能绞尽脑汁搞苛捐杂税,征徭役修长城、建阿房宫,于是经济问题很快转化成社会问题,秦王朝的暴政终于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用现代金融学术语来说,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严重的通货紧缩导致了经济危机,又触发了社会危机。而这个经济危机,究其根源,就是货币数量太少,满足不了商品流通的需求。

将这个结论进一步往外推,你会发现更有趣的事情:在贵金属时代,谁占有最多数量的贵金属(尤其是黄金),谁就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金字塔尖。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然后是英国,再接着是美国,不管是通过战争、殖民,还是其他方式,大家所走的“霸主之路”都差不多,都是争取占有更多数量的黄金。如19 世纪英国拥有全球30%以上的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更是拥有全球近一半的黄金储备。这个历史趋势说明,货币数量对社会分工、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2216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历史故事标签:秦朝历史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