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苏轼到底长啥样》内容如下:
说是苏东坡被贬在儋州(今海南)的3年(1097——1100年)多时间里,以苦为乐,结交了一批朋友,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还有诸多逸闻趣事为人津津乐道。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苏东坡前往海南文人王公甫至黎子云家拜访,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雨来,他就从农户家借了笠和屐,他头上戴笠、脚下踩屐的特殊装扮引得当地妇女、小孩哈哈大笑。那之后,海南岛上就流传着“东坡笠屐”的美谈。
上文说过,李公麟给苏轼画过像是被苏轼本人记录在册的。那是苏轼北归路过金山寺时,见到了十年前李公麟在墙上为自己画的像,他感慨万千题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们二人是好友,李公麟又是当时北宋最着名的画家,所以如果朱之蕃临的那幅苏轼像当真是李所作,那么这一版(有点肚子,方长脸,有胡子但不多)的苏轼应当是最贴合他本人形貌的。
可是……可是……大家想象中的苏轼可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啊!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不论文献还是图像资料,都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苏轼到底长什么样”。噫吁嚱!大宋朝文学界的“顶流”都没能“留影”,更别说其他人了。
这时就不得不夸一夸人家六朝了,他们虽然没有很多“大咖”,但主打的就是一个精致。要知道,六朝时期可是有超多对人物外貌的记载,《世说新语》中还专门有一篇容止,讲述了39则魏晋时代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
形容王戎眼睛明亮有神是“双眸闪闪若岩下电”;
形容桓温毛发浓密硬挺是“鬓如反猥皮,眉如紫石棱”;
形容王夷甫手指白净是“恒捉白玉柄鏖尾,与手都无分别”;
形容杜弘治面容白嫩,眼眸黑亮,气质非凡是“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形容嵇康又高又帅是“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肃肃如松下风”“岩岩若孤松独立”
形容庾子嵩又矮又胖是“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颓然自放”;
形容刘伶个子矮小长得丑还不修边幅是“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
这下大家都知道六朝人有多看脸了吧?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对人容貌非常详细的描述,如《诗经·卫风·硕人》中是这么夸赞美女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不仅盛赞美人的容貌、肌肤和形体,还强调天生丽质、不施粉黛的自然之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到了汉魏时期,《汉书》中多描写人物形貌的高大强壮,如说陈遵“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后汉书》中则常将“音声”与“容貌”并置,如说卢植“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那为什么到了大宋,对人物形貌的描写就显得这么“糙”了呢?这或许是和时代风气有关。秦汉相对开放,六朝崇尚风度,而宋代强调的却是理性。在不同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人们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理学思想的出现对宋朝人的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理性的审美文化更是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学艺术领域也经历了从写实到写意的巨大转变。
尽管苏轼的真实长相仍然是个谜,但他到底是不是长脸、大肚子,其实都不重要,人们最终记住的是他的灵魂样貌。所以,我们不必有什么外貌焦虑,因为一个有趣的灵魂,远胜数百张好看的皮囊。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2070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