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历史故事 >毛泽东与中国“空军一号”

历史故事《毛泽东与中国“空军一号”》

栏目:历史故事|日期:2023-02-25|来源:领导文萃|作者:徐秉君|阅读:手机阅读

历史故事《毛泽东与中国“空军一号”》内容如下:

在飞机上颠簸了近8个小时的毛泽东竟毫无疲态,兴致很高。他走下飞机后,一边和前来迎接的广东省委书记兼省长陶铸、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握手,一边打趣地说:“还是坐飞机快,当天就到了广州。”接着,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大家合影留念。

如果说毛泽东广州之行的颠簸是序曲的话,那么返回北京的行程则是惊险的乐章。在结束广州的视察后,毛泽东坚持要转道长沙、武汉回北京。由于北京天气不好,所以专机一直待命。6月4日上午,空军司令部来电话说:“北京天气已好转,你们争取下午5点钟之前到达北京西郊机场。”中午12时许,何廷一乘副机先起飞在最前面观察天气。毛泽东、罗瑞卿、杨尚昆等乘主机,其他工作人员乘后调来的第三架飞机,三架飞机每隔15分钟起飞一架。先期返京的刘亚楼则在北京亲自指挥。

专机起飞后,按照预定航线向北飞去。起初航路气流干扰不大,专机飞得比较平稳,但飞到河北衡水地区上空时,天气突变,北面和西北方向乌云翻滚而来,航路上遇到危及飞行安全的雷区积雨云,飞机一旦闯入,后果不堪设想。飞在前面的副机随即用无线电向后面的主机报告,但由于强大的雷电干扰,飞机上无线电通信失灵,不仅主、副机联络失灵,飞机与地面也失去了联系。

随后,毛泽东乘坐的主机也飞临了雷区积雨云区的边缘。由于遭遇强烈气流,飞机开始剧烈地颠簸,毛泽东也不能看书了。卫士长李银桥担心他吃不消,劝他躺下休息一下,或吃点水果。毛泽东摇了摇头,淡淡地一笑,然后与工作人员简单聊了几句。看得出来,飞机如此颠簸让他颇感难受,因为他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尽管胡萍机组具有丰富的经验,但遇到这种复杂气象也很焦灼。特别是当主机与副机、地面都失去联系后,胡萍心里更是万分焦急。

此刻,北京西郊机场指挥塔台一片紧张,由于与专机失去联系,情况不明,大家都为专机的安全担心。塔台指挥员蔡演威已经急得大汗淋漓,对着无线话筒把嗓子都喊哑了,却听不到毛泽东专机的一丝回音。时间一分一秒地飞逝,仍不见专机的回音,除了急促的呼叫声,塔台上的空气紧张得像是凝固了似的……直到半个多小时后,蔡演威才与专机接通联系,大家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当毛泽东乘坐的专机平稳落地后,刘亚楼赶紧从塔台下来,急忙奔向停机坪,迎接毛泽东平安归来。机舱门刚打开,刘亚楼就急切地说:“主席啊,吓死我了!我的脑袋可都掖在裤腰里了!”毛泽东走下飞机,微笑着握住刘亚楼的手,幽默地说:“你还骗我说空军没有好的驾驶员,这下我可揭穿了你的鬼把戏了。”刘亚楼会心一笑,转头对胡萍说:“刚才我真有点担心啊!”胡萍说:“开始我们也有点紧张,后来仔细观察了天气情况,认为可以绕过去。”刘亚楼欣慰地说:“要好好总结经验,以后毛主席还要坐你们的飞机。”

毛泽东特意走过来,与机组成员握手告别,连声说:“同志们辛苦了!”最后,他还幽默地说:“祝你们腾云驾雾,在暴风雨中成长!”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伟人座机展区,陈列着一架架不同年代的空军专机,虽然毛泽东乘坐过多架专机,但其中有一架编号为4202号的伊尔-14飞机,是毛泽东乘坐次数最多的专机。

据机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机上的设施非常简单。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日,毛泽东健步登上飞机,环视了一下座舱,思索片刻,就走向小方桌旁边的座椅。这张小方桌,就是毛泽东在飞机上的办公桌。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背着个圆桶似的帆布口袋,紧跟着毛泽东上了飞机。“这是什么?”机组工作人员好奇地问。“铺盖。”李银桥回答。机组的同志笑了:“飞机上什么都有,还用得着带这个?”李银桥并不接话,只管从那个帆布口袋里往外掏:枕头、枕巾、床单、毛巾被、睡衣……清一色的粗纺棉布,已经洗得起毛了。毛泽东的铺盖摊在飞机座舱里的木板床上,与机上的设施形成强烈反差。

从1957年3月19日至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先后23次乘坐这架编号为4202的伊尔-14飞机,航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1749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阅读相关历史故事标签:伟人故事 毛泽东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