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激战板桥集》内容如下:
待部队安全撤到大赵庄,天已经全黑了。大赵庄的乡亲们有的忙着给部队腾房子,有的忙着给部队送粮食,有的围着战士们打听刚才的战斗情况。部队决定不在大赵庄宿营,吃过晚饭就向曹市集方向转移,要求部队趁此机会短暂休息,有几个小战士顾不上洗脸就趴在桌上呼呼地睡着了。
晚饭前,滕海清刚坐下休息一会儿,突然外面一阵喧闹,稍顷,警卫员跑来报告:纵队司令部作战科长白浪带特务团赶到。滕海清刚站起身,白浪就到了门口,他一进屋,来不及寒暄就传达纵队的命令说:“彭司令员命令我带领特务团前来增援,要求坚守板桥集。”
滕海清当时有些诧异,问道:“之前,纵队并没有要我们坚守板桥集,你们出发前咋不发电报通知我们呢?那样我们也好向纵队报告战况呀?”接着,滕海清就把一天的战况简要地介绍一遍。
白浪说:“纵队不知道你们撤出板桥集,板桥集是宿蒙公路上的关键集镇,对我军至关重要,我建议连夜夺回板桥集。”
滕海清摇摇头说:“我认为今夜夺回板桥集十分困难,一是因为板桥集内有日伪军1000多人;二是因为板桥集工事坚固、火力点多、易守难攻,都是我们进驻后修建的。今天我们只有3个连坚守,敌人兵力那么多火力那么强都没有攻进,现在敌人反守,我们又如何攻克?”
“可是这是纵队的命令呀!”白浪急得原地打转,脸涨得通红。
见此情形,滕海清深深地体会到纵队首长的心情。他没有再争论,立即命令重新动员队伍攻打板桥集。
等部队到了板桥集南寨壕外,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这时,狂风早已停了下来,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儿。皓月当空,映照着新四军将士一张张焦急的脸。
此刻,敌人已经在板桥集内加固了工事,加之月光明亮,又缺少攻城用的云梯,我军虽投入4个营的兵力(五旅2个营、特务团2个营),从东、南、西三面猛攻,但由于敌人严密的炮火封锁,始终未能取得进展,我军反而伤亡数十人。由于敌情有变,滕海清考虑如果再命令强攻,只能是让战士们白白牺牲。他焦急地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凌晨4点钟了,于是便问白浪:“你看我们是不是撤退?”
白浪无奈地点点头回答:“好吧,撤!”
待部队全部撤离板桥集,已近5点。滕海清带领五旅部队向板桥集西北方向转移,白浪带领特务团向移村集方向转移。
由于我部是仓促撤离,没有时间对敌情侦察,所以对敌人后续部队情况不清楚,不知道徐州、蚌埠的日军1000多人、伪军2000多人已于17日下午集结于南坪集、临涣集一带。18日拂晓,这股敌军兵分两路,向蒙城、涡阳方向进犯。其中一路日伪军1500多人,从南坪集出发,经芦沟集、赵集,计划从唐集以南,直奔小涧集东南,在唐集南与我刚撤出战斗的五旅2个营遭遇。滕海清指挥部队迅速占领附近的村庄主动出击,敌突遭袭击仓促应战,敌我双方厮杀在一起,我军连续击毁敌汽车数辆,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也付出伤亡30余人的代价。
另一路敌人在王集附近与我特务团遭遇,我特务团官兵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不畏强敌奋力拼杀,给敌人以重创,击毁敌坦克和汽车数辆,并击落敌九八式三八五号轻型轰炸机一架。战斗中,我军伤亡80余人。
18日清晨,一架架敌机除在板桥集周围盘旋外,并多次在板桥集与蒙城县城之间低空掠过,看样子是在县城周围侦察。上午10点左右,驻守涡河沿线的国民党骑八师马彪部、骑二军何柱国部以及李盛宗的一三五师、栗天一的一〇五师和安徽省保安部队等,明知我军在板桥集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却不去参战又不敢久留,纷纷向太和、阜阳方向逃窜,蒙城已成为一座空城。于是日伪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匆匆放弃板桥集,快速南窜占领蒙城县城(此时,涡阳县城也相继沦陷),我军立即展开追击,痛歼日伪军。
11月19日,进犯涡阳、蒙城的日伪军全部撤回宿县。
这次战斗,五旅及兄弟部队,在涡北一带共歼敌2000余人,击落敌轰炸机一架,击毁敌坦克、汽车共19辆,并缴获部分军用物资,一度收复蒙城和涡阳县城,粉碎了日伪军进犯涡阳、蒙城的阴谋,收复了双堆集、罗集、王集以及芦沟集、龙山等地,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我抗日根据地,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1681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